涓流汇江海 助梦入碧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资助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0-01-10 15:53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7、8月刊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王昊民 A+A-
-分享-

专题·开创新时代高校学校资助工作新局面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持续坚持“精准资助、精致育人”的资助工作理念,以构建“四季帮扶体系”为抓手,以“助翔行动”为平台,实现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成果斐然。

精准资助,有的放矢暖人心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山东师范大学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注重将精准化贯彻到理念、载体和方法上,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确度、确保实效性上精准发力,有效保证了国家、省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四季帮扶”是学校实施精准资助的品牌项目,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高校学生资助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它由“春风送暖、夏季关怀、秋实筑梦、冬日暖阳”四个项目构成。“春风送暖”主要针对近年来春季学期学生大病高发、易发的情况,为他们发放医疗补助和生活补贴。“夏季关怀”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为他们办理学费减免、资助毕业生就业路费。“秋实筑梦”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为他们发放资助爱心大礼包、电话充值卡以及爱心助学金。“冬日暖阳”是对当年入校的新生中特别困难学生、全校的孤儿学生以及其他年级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困难学生,为他们发放羽绒服、运动鞋等物品。

  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2018级新生邹文静是2018年“秋实筑梦”项目的受益者。她说道:“打开爱心大礼包的一瞬间,看到里面整齐地陈列着洗衣液、雨伞、洗发水和学习用品,我和爸爸妈妈觉得不可思议同时也感动至极。学校是如此的体贴入微,把关怀的点点滴滴都渗透进了生活之中。”

  2018年秋季学期,学校研究生资助工作系统开展了首次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认定工作。工作中,明确程序,细化标准,实施四级认定、三级公示,同时严格按照山东省标准化建设有关要求,完善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档案。2018~2019学年,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448人,困难生比例约占在校研究生的8%,其中特别困难研究生142人。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为开展好研究生奖助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

  2018年,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学校制定或修订了《关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实施意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评审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评审办法》等10余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权责明确。建立完善了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建档立卡学生信息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有效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心系学子,春风化雨凝真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山东师范大学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文关怀与物质资助有机融合,使扶贫充满温度。

  2018年暑假,山东潍坊遭受特大洪灾,为解决家庭受灾学生的后顾之忧,学校第一时间组织辅导员对潍坊籍学生进行受灾情况摸查。在切实掌握情况后,学校为受灾学生提供每人1000元的生活补助。学生返校报到当天,举行了“情暖师大·筑梦远航”座谈会,校长与受灾学生面对面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克服困难,自立自强,并第一时间为他们送上了爱心礼盒及慰问金。

  山东师范大学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开展的辅导员家访活动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10年,足迹遍布新疆、贵州、青海、四川等西部多省份和全省全部地市,走访近2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2019年寒假,学校进一步加大力度,2位校领导和200余名二级学院党政负责同志、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先后到全省97个区(县)296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开展家访,发放慰问金30.6万元,羽绒服、米、油等慰问品价值计8.7万余元。同时为扩大覆盖面,学校开展了“两地书·家校情———致家长一封信”活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家长回信率高,谱写了一曲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生动篇章。经济学院的一名学生家长在回信中连说山师“八个好”,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专业杨笛的母亲在给辅导员回信中写道:“我真心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幸运,因为她能在这样温暖友爱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

多措并举,助学筑梦亦铸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助翔行动”资助育人项目由“四季帮扶体系、筑梦启航工程、素质拓展计划、海外拓展项目”4个层面组成,贯穿全年的资助育人工作。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继续以“助翔行动”为统揽,在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上持续发力。立足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健康心态和全面综合素质,开发了含新生入校环境适应性教育、人际交往能力提升、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与管理、求职面试能力技巧训练等20个素质拓展训练模块,为1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程化、个性化的指导,取得显著育人成效。

  近年来,学校国际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同学走出国门,在更大的舞台增长见识,展示自我。但这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只是个遥远的梦想。为促进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更高层面的成长,“助翔行动”资助育人项目于2016年开始,启动了海外研修项目,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提供前往海外高校短期研修访学的机会,学校全额承担学生的访学、研修费用。该项目在山东省内高校属于首创,在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起到了鲜明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学校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0余万元。

  2016年,第一期海外拓展项目实施,12名学生获得前往韩国交流访学的机会。2017年,第二期18名学生获得前往日本交流访学的机会;2018年,第三期22名学生获得前往韩国交流访学的机会;2019年,第四期21名学生获得前往日本交流访学的机会。其中,前往韩国的学生重点考察了又石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和体验了解了韩国文化传统;前往日本的学生重点考察了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和体验了解了日本文化传统。

  2018年12月,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学校“助翔行动”资助育人项目成功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周期2年,教育部一次性拨付建设经费10万元。该项目以足额的经费保障、严谨科学的选拔程序、精准有效的资助过程,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历届受助学生群体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典型。

  研究生奖助工作中,积极发挥奖助激励作用,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助学与筑梦相结合。在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评选中,都将科研成果、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激励作用日渐显现。今年国家奖学金评审中,共242人申请,80%以上具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同时,创新评选方式,加强表彰力度,评选表彰第三届研究生“学术十杰”,10名博士研究生和10名硕士研究生受到表彰,每人奖励5000元。

  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自愿申请、择优聘用、定期考核、按劳付酬”原则,开展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1500余名研究生在“三助一辅”岗位上得到锻炼;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得到受资助研究生的广泛支持;开展“我想听你的故事”励志故事征集活动,收到作品近百篇,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专栏刊发,在研究生中产生积极反响。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写好“奋进之笔”的重要内容。未来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载体,狠抓政策落实,努力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王昊民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