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朱永新:破除“重智轻德”呼唤新德育
发布时间:2020-11-02 08:56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叶雨婷 A+A-
-分享-

10月24日-25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研讨会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举办。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新德育”。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呼唤新德育,新德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具有人类关怀精神、国际理解意识、本土文化情怀、专业知识技能的公民。

朱永新认为,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国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积极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有些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模糊乃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了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了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在朱永新看来,我国的德育教育出现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人学空场”“重智轻德”“言行分离”3个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朱永新说:“受考试评价、社会评价的影响,许多学校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智育,即提升学生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而且,在智育过程中,作为媒介的知识还远远没有走向智识,走向智慧。‘重智’往往停留在‘重知’甚至‘重分’上,许多学校把最重要的培养人格的事情放在一边,而把知识学习放在核心,这和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针对这些问题,新教育人提出了自己的新德育理念,这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为目标,基于‘私德、公德和大德’3个维度,以新教育道德人格图式为指导,以‘十大行动’为路径,引领师生明德至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活动。”朱永新说。

朱永新指出,新德育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德育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明明德(私德)、新民(公德)和至善(大德)的三维道德结构,以及修身、齐家、为公、治国、平天下的新修齐治平五目德育内容。

此外,朱永新表示,新德育遵循价值性、主体性、实践性、情感性的德育原则,并且通过提高研发新德育卓越课程,重建德性生活;建设新德育学校文化,描画人生底色;开展新德育特色活动,丰盈道德体验;落实“底线加榜样”的新教育管理铁律,促进德性生长;构建家校社政协同共育的格局,完善德育生态。


作者:​叶雨婷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