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科学家解析早期胚胎细胞“成长路”
发布时间:2019-08-12 08:43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颜维琦 A+A-
-分享-

探寻细胞“家族”的“族谱”,追溯它们在胚胎发育早期的“祖先”,对于人们了解生命起源,“追踪”疾病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景乃禾研究组与多位科学家合作,成功绘制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高精度的细胞“繁衍”三维立体时空图,为细胞家族“寻根”。该研究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这一成果或将改写细胞“家谱”,为干细胞的产生来源提供新的思路,推动干细胞治疗和相关药物筛选工作的开展。

生命作为自然最美的杰作,其诞生过程令人着迷。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受精卵先发育成囊胚,再由囊胚形成外、中、内三个胚层。外胚层最终发育成机体的神经、皮肤等组织,中胚层发育成心脏、血液、肌肉和骨骼等组织,内胚层则发育成肺、肝、胰腺和肠等内脏器官。外、中、内三胚层的形成过程直接影响胎儿能否顺利从母体诞生。而这其中,细胞如何“繁衍”,如何“分化”,又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走向并不清楚,构成生命之树的每一个细胞从胚胎时期开始的成长脉络仍有待揭示。

记者了解到,景乃禾研究团队建立一种全新技术方法,他们分别选取小鼠早期胚胎中不同空间位置和不同发育时间的细胞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成功绘制了一张同时包含时间、空间信息的高精度细胞“成长轨迹”三维立体图。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这张“百科全书式”的“成长轨迹”图追溯不同胚层细胞的“祖先”。

在一系列“追根溯源”后他们发现,原本被认为全部由上胚层发育而来的内胚层细胞,有一部分极有可能“越过”上胚层直接来自于原始内胚层,而一些特定的原本被认为沿不同分化路径而来的中胚层和外胚层细胞,则可能有着共同的“前身”细胞,这些发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细胞家谱”的认知。

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大放异彩的干细胞研究中,科学家们多“遵循”细胞的“成长”路径从多能干细胞中分化得到该细胞的“前身”细胞,用于再生医学与疾病相关的研究。景乃禾研究团队这一或将改写细胞“族谱”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完善肝脏、胰腺、脊髓等器官中细胞的分化体系,为未来分化得到这些器官中干细胞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这些新发现的细胞分化路径甚至可能比基于“传统细胞家谱”的路径更加高效快捷。多位学者评价,该成果是对经典发育生物学层级谱系理论的重大修正和补充,将极大推动早期胚胎发育和干细胞再生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


作者:颜维琦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8月1日起,12306学生购票有变化!具体操作快来看图→

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学生售票服务,2025年8月1日起,铁路12306客户端升级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全力保障学生旅客便捷 ...

08-01 16:47中国教育报

拿着这些钱,上大学!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图解来了!

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派送工作正在进行,不少同学应该已经收到,祝贺准大学生们即将开启大学新生活!当你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同时 ...

08-03 09:03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