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教育大国的高分答卷
发布时间:2019-09-12 09:25 来源:人民网 A+A-
-分享-

  

左上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门一侧近影。
  百度图片
  右上图: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博雅塔。
  刘 阳摄
  下 图: 2019年6月7日,全国各地高考开始。当天正值端午节,图为在贵州从江一个考点,考生手举粽子寓意“考中”。
  新华社发

     1949年

  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

  1977年

  高考制度恢复。

  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印发,确立了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

  2018年

  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

  “全国文盲率高达80%,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教育困局。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小学净入学率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这是2018年中国教育的亮丽“答卷”。

  鲜明对比折射出中国教育事业的沧桑巨变。70年不懈努力,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走过了很多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两三百年的历程。

  70年来,面对“如何办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这张考卷,中国一直在努力寻找答案。新中国成立之初,提高全民族素质迫在眉睫,发展教育事业被摆在突出地位。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把普及义务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有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到2000年,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在世界上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位居前列,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现在,城乡已经全面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被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随着义务教育梦想的实现,在突破历史和应对现实之路上,中国各个教育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面貌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支撑这一变化的重要力量是不断增大的教育投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郑重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要达到4%,2012年,该目标得以实现并保持至今,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夯实了基础。

  70年来,教育公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一教育理想在新中国变为了现实——通过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实施倾斜政策等措施,全国城乡儿童、青少年和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成为助推器。在线课程超越了时空限制,为学习对象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和新型灵活的教育模式。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课)已从面广量大的公共课、通识课,逐步拓展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

  70年来,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从单向需求转向合作共融,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2016年5月,中国留学生何江作为学生代表登上了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不仅展示了中国学生的精神风貌,也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正是通过像何江这样的中国学子,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

  走出国门的中国学子人数在不断攀升,2018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高达66.21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选择到中国留学,其中不少借孔子学院打开了赴华留学之门。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视作“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合作的结晶”。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在世界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为国际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国家强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强。70年栉风沐雨,中国教育事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为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今天,中国正推动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为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