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双十一,这所学校开了一门“脱单”课
发布时间:2019-11-11 14:43 来源:钱江晚报 A+A-
-分享-

大家都在双十一剁手,似乎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个日子原本的含义:光棍节。

如何脱单,摆脱光棍的头衔?这是一门技术活。这两天,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学生梁丽(化名)每天晚上捧着电脑,听荔枝平台的心理微课,听学校微课的老师讲授“双十一怎样脱单”。

原来,为了帮助有脱单意愿的大学生们告别单身,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也是操碎了心,特别在双十一前推出了心理微课传授“脱单恋爱秘籍”。

从去年开始,钱江心理微课堂已累计推出16期,共有2854人关注,人气值达8977。这是钱江学院探索的一条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学生“网络+课堂”的心理育人路径。

最新一期的心理微课的主题是“怎样脱单”,由辅导员李清晨子开讲,她学的专业是教育心理学,目前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清晨子说,教研室特地将这次课程排到“双十一”前,一经推出,就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已跃居微课热度排行榜第三。

在这个微课上,有些观点一针见血:很多单身的人总会抱怨自己难以脱单,说自己很想谈恋爱就是没有对象啊,但这些人不一定会意识到,一直单身也是因为你一直在选择单身。

微课上还这样暖心提醒“单身汪”们:身边的适龄朋友都纷纷谈情说爱,而自己却为何一直单身?是累觉不爱,还是不愿将就?无论哪种表象的类型,从心理层面来分析的话,无法脱单,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你恐惧亲密关系。

李清晨子说:“其实,心理学和经济学常常有关联,比如双十一‘满减、满赠’可以说是一种行为经济学。而恋爱中,我这次微课讲到了‘厌恶损失’,这也是经济学的概念。简单来说,我们总是先想要规避一些事,再去想获利。对于挑剔的单身青年,先会看到别人的缺点,然后才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就比较难以开始一段恋爱关系。”

在平台下的讨论留言中,已有784人次收听留言。

有同学写道:“受益匪浅,听了这个脱单秘籍,知道了在寻求恋爱之前,应该首先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了解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否适合恋爱,有没有做好恋爱准备,然后再去寻找合适的那个人。这打破了我原来的恋爱观,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同时也反省了自己为什么一直想找对象却没有结果,在某些程度上,是我的想法有一定问题。”

“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帮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知恋爱这件事。”也有同学说,课后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单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脱单的目的。

还有同学直接表白:“这堂心理微课,真的是我敞开心扉面对自己的一剂良药!”

面对如此热烈的反馈,授课教师李清晨子自己也直呼没想到。

在她看来,通过微课教学,自己也收获很多,“虽说是一堂30分钟的微课,但涉及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诸多方面,从开始选题大量地收集资料,再到定说课框架,并用理论和文字形成丰富的说课内容,然后反复练习最后到直播呈现,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有难度也很过瘾。”

杭师大钱江学院心理教研室负责人周凤琴老师告诉记者,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钱江心理微课堂”是该校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今后将继续深化建设。

据了解,这个微课以“全面普及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意识”为原则,开课前面向全院学生征集“我感兴趣的心理学话题”,选取出现频次比较高的话题,然后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最终确定每学期心理微课的题目。

在每次开课前,教研室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主讲老师叙述自己的讲课思路,现场头脑风暴,听课教师给予反馈。而在授课前,周凤琴老师会对授课教师的讲稿进行审核,和教师一起精心打磨,以此保证授课质量。

短短三十分钟的微课,涵盖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集原理知识、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为一体,既有对心理课堂教学内容的还原和解读,也有补充和延伸,最重要的是随时随地都能学。

周凤琴老师介绍说,三年后预计微课关注人数超10000,累计观看人次超40000,在全省高校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成为钱江学院心理育人的品牌项目,并能有力地服务学院学生德育培养建设。此外,心理教研室还将在精品微课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一本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科普读物。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