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学德育教育新模式,“生涯德育”在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落地开花”
发布时间:2020-05-15 14:46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王若兰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5月12日下午,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召开了“生涯德育课程一体化”课题研究会。本次课题研究会,主要是就课题结题有关事宜进行研讨,对课题结题准备情况进行汇报,聘请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李教授进行点评指导。

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陈方勇主任汇报了前期课题结题准备情况,李教授和课题组成员审阅了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课题主要成果《生涯德育视域下高中德育课程一体化》书稿,李教授对材料进行了指导。

“以生涯规划课程为主线的高中德育课程一体化”(一下简称“生涯德育一体化”)研究,是指在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和高中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的背景下,整体构建“以生涯规划课程为主线,以班会课程和德育活动课程为两翼,以学科课程为辅助”的高中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本课题研究从2017年3月启动,2018年5月经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立项。课题组历经文献研究初步探索、整体建构试点实验、课程开发调整提升、课题总结凝练成果等阶段,在充分学习、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生涯德育一体化”的内涵要素和目标追求,形成了“生涯德育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架构,制定了“生涯德育一体化”实施纲要,编制了纵观高中三年的生涯规划校本校教材(三册)、班会课程教材(三册)、实践活动课程(一册)、学科渗透课程(一册)等课程资料,形成了生涯规划课、班会课、主题活动等许多典型案例,编著完成了相关的文稿和书稿,先后通过不同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交流推广。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

本课题研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提出了“生涯德育”的概念。生涯德育是课题组在高中德育创新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生涯德育的提出,是对长期德育困境的思考,也是现实高中德育的需要。

生涯德育即“生涯教育”视角下的德育,它以生涯教育为主题,实现生涯教育与传统德育的深度融合。不同于传统德育,它强调基础性,着眼学生生涯发展,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行为习惯、生涯规划、价值选择,扎根学生生活的土壤,实实在在陪伴着学生的成长;突出生成性,遵循学生成长节律,直面学生发展需求,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实现德育与生涯(学涯)同步前行;注重全程性,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生涯发展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德育涵养提升的历程,承前启后,上下衔接,表现为一个完整的“德育链”。

“生涯德育”的提出,有利于更新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内容,转变德育方式,促进德育实施,增强德育效果。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先后探索以“励志教育”“养成教育”“激情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切入点和载体。2016年9月,学校开始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以此为契机,我们加强了对“生涯教育”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几年的学习,我们逐渐认识到,生涯教育是实施高中德育的适切形式,学校德育要由“思品小德育”走向“生涯大德育”,丰富德育内涵,拓展德育形式。课题组提出,把生涯规划教育和学校传统德育的“思品教育”“励志教育”、“养成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实现生涯规划课程与学校传统德育内容的整合,构建系统化、实操化的生涯德育,作为高中学校实施德育的载体,切实解决德育的“高大上空”问题。

课题研究和和实施三年来,随着生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高新区实验中学德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德育活动更富吸引力和影响力、学校工作得到加强,学生思品德和生涯发展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很好地实现了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应有效果,为高中德育课程一体化探索出了一个有效的实现形式。(通讯员 王若兰)

 

作者:王若兰

编辑: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一所县中的突围之路——济南历城二中的发展故事

自2001年接任历城二中校长起,李新生几乎每晚都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彼时的历城二中还是一所坐落在农村地界的普通高中——优质 ...

08-05 10:31中国教育报

多彩族韵 弦歌飞扬——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山东剧院奏响

7月18日晚,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国乐团“多彩族韵·弦歌飞扬”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山东剧院拉开帷幕。

08-07 15:4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校地共解“育”之困——济南第三中学以清廉底色书写协同育人惠民答卷

 “孩子青春期沟通像‘血栓堵塞’吗?”“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动力?”……这些困扰万千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在济南第三中学党委 ...

08-11 15: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