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实验中学:让西藏学生在淄博有个“家”
发布时间:2022-03-07 13:4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孙璟 张桂玲 A+A-
-分享-

1月31日是阴历的除夕,这一天对淄博实验中学的44名留校西藏生来说,至今仍是一个美好而难忘的日子。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温情相伴的老师、餐厅里丰富的美食、欢乐的过节氛围很快冲散了远离亲人的孤寂。17岁的洛桑罗布为此感动不已:“学校为我们制定了完备的寒假计划:从美术素养提升课到体育素养提升课,从心理学电影赏析到学科辅导……可以说应有尽有。”多样的活动安排让西藏生的寒假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西藏学生在参加研学活动

据悉,截至目前,该校已接收培养西藏生19年。作为全市唯一的西藏生散插班学校,学校不断推出新的民族教育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我在淄博有个家”活动持续推进

“我在淄博有个家”活动是该校落实民族团结政策、促进藏汉文化融合的一项创新工作,自2017年6月启动以来,迄今已惠及近100名西藏生。

在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学校都会为西藏生对接汉族家庭,让他们与汉族学生一起包水饺,学习淄博特色美食的制作;与汉族家庭的爸爸、妈妈交流谈心,讲述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学唱山东传统戏曲,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家委会还自发组织开展“相亲相爱,情暖寒冬”活动,为西藏生购买食物、赠送保暖内衣,让他们感受来自淄博大家庭的温暖。

“民族教育课程”内容异彩纷呈

如何在保证西藏生文化课质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该校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以艺术渗透课堂内外”——在每周一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西藏生通过国画、烙画、剪纸等艺术形式,充分发挥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创作了一批包蕴西藏地域风情、展现藏区人民生活的作品,“汉藏一家亲”的丰富内涵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打造民族文化交流平台,西藏生向汉族学生学习书法、太极拳,汉族学生向西藏生学习藏族特色舞蹈,实现双向“奔赴”;西藏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排练话剧《我在淄博有个家》、手语舞《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文艺作品,用质朴的表演表达了对党、国家的热爱。

“以研学推动实践教育”——“齐文化博物馆”“周村古商城”等淄博文化特色品牌成为西藏生的研学基地。学校为他们设计了丰富的研学课程,让他们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体验实践课程,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温馨陪伴”携手让爱同行

在西藏生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名名如亲人一样给予他们温暖的教师陪伴左右。

基于西藏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的问题,学校为西藏生建立了“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制度。教师们利用假期、周末,对西藏生进行辅导;开展“同成长、共陪伴”活动,青年教师志愿者自发与西藏生结对子,在生活上给予陪伴,在学习上给予辅导。这样的爱也体现在每个“实验人”身上:大年初七凌晨两点半,公寓值班室的教师吕英与爱人一道驾车将突发疾病的西藏生顿珠旺加送至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用;每个假期,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主动留守,为西藏生准备可口的饭菜……

2021年底,学校凭借扎扎实实的工作,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联合表彰为“第七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西藏生工作部被表彰为“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位”。谈及未来,校长赵泮利表示:“我们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将这份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每名西藏生的心里去。”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孙璟 张桂玲

编辑:冀春鑫

审核:迟佳

相关阅读

一所县中的突围之路——济南历城二中的发展故事

自2001年接任历城二中校长起,李新生几乎每晚都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彼时的历城二中还是一所坐落在农村地界的普通高中——优质 ...

08-05 10:31中国教育报

多彩族韵 弦歌飞扬——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山东剧院奏响

7月18日晚,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国乐团“多彩族韵·弦歌飞扬”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山东剧院拉开帷幕。

08-07 15:4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校地共解“育”之困——济南第三中学以清廉底色书写协同育人惠民答卷

 “孩子青春期沟通像‘血栓堵塞’吗?”“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动力?”……这些困扰万千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在济南第三中学党委 ...

08-11 15: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