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秉持着体育惠民的初心,章丘体育事业砥砺奋进勠力前行,不断开创全民健身工作新局面。2020年,区教育和体育局荣获“山东省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及“济南市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
体育健身场地,举步可就。将体育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幸福生活需求的重要关口,聚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快“体育惠民,设施先行”步伐,让老百姓享受近在眼前的健身服务。全年投入4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体育健身设施及场地:新建体育场地83处,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填补了4个无健身器材空白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新配置1350件健身器材,维修更换健身器材130余件,安装5套二代智能健身设施,市民健身活动逐步实现智能化;新建笼式足球场地7块,硅PU篮球场7块;建设1处智能健身房并投放使用,城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全民参与健身,赛事缤纷。依托我区丰富的山地和泉水资源,大力发展传统体育项目。承办全国2020三人篮球俱乐部精英赛、山东省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场地高尔夫球系列赛、济南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赛;主办“七星论剑”武术精英赛、千人登高健步行、马拉松等特色赛事活动,打造春有绿色骑行、夏有游泳垂钓、秋有持杖登山、冬有冰雪竞技的全民健身“四季品牌”。积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做好体育事业“黄河文章”,举办沿黄区域绿色骑行邀请赛。全年共组织全民健身活动47项,直接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组队参加国家、省市全民健身赛事8次,全区全民健身氛围浓厚。
健身指导服务,科学有效。为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全年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内容涵盖太极拳、抖空竹、八段锦等项目)3期,选派人员参加济南市以上二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区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到5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600余人。组织开展防溺水教育公益讲座进校园、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进机关、进镇街等公益健身服务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为群众提供简便、快捷、高质量的健身服务指导。 发挥体育类协会、俱乐部等民间体育组织的积极作用,开展武术、太极、八段锦、轮滑等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协调组织协会专业人员进驻中小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身体素质,以传统体育项目激活校园大课间,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错时开放场馆,方便民众。本着资源共享、服务群众的原则,统筹规划,有序实施,助推区属体育场馆及部分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区属公共体育场馆,户外设施全年全天候免费开放,对外开放面积均占场馆总面积80%以上,全年平均对外开放时间超过300天。投入200余万元,提升改造学校体育场地及器材,优化孩子们的体育锻炼环境。同时,投入190万元,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功能,实现49所学校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向公众错时免费开放,最大限度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满足学校附近群众就近便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 守好体育阵地,全力防疫。年初,对全区体育场馆、59家体育协会俱乐部开展防疫专项检查,确保体育类相关单位停止营业、关停活动场所,守好防疫战役中的体育阵地。探索“线下关停,线上开花”的全民健身新模式,开展“居家健身,共同抗疫”公益活动,组织伽缘瑜伽俱乐部、韻武太极推手俱乐部、童子太极协会等6家体育社团,2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线上健身教学及科学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满足人民群众居家健身需求。疫情形势好转后,在逐步放开健身活动场所的同时,为感谢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挺身而出、驰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为驻章单位赴湖北支援的医护人员量身定制了“荣耀健身卡”,全年享受免费健身服务。 立足体育扶贫,助力乡村。投资50万元,为枣园街道办事处温家村、白云湖街道罗绫村、范家村等30个贫困村更新、提升健身广场设施,优化贫困村村民健身环境。投入扶贫资金30万元,指导组织贫困村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与团区委联合开展以“爱心暖冬 情系校园”为主题的“暖冬行动”进校园活动,捐赠价值10万元的体育用品给四个山区学校的孩子们,并邀请原国家乒乓球队队员、意大利甲级俱乐部主教练苑媛,原鲁能足球俱乐部队长刘金东现场指导孩子们训练,与队员分组进行对抗比赛。孩子们在锻炼中体会到了运动的快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编辑:迟佳
9月2日,由济阳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青少年“红色教育季”主题活动启 ...
随着暑假的结束,济南市2025年中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公益合伙人”计划正式落下帷幕。8.57万人次中学生以青春之名躬身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