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初中生科学素养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2 16:3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中学阶段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通过对济南市历下区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初中生掌握的科学知识非常丰富、涉及范围非常广,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逐渐由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向,家庭引导作用明显。

历下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整体上比较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科学本质理解力、科学能力也比较高,这三者之间是正相关的。

男女生在科学能力方面没有区别。在基本科学素养知识、基本科学方法、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事业的本质方面,男生和女生没有明显差异,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科学水平测评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在理解科学素养方面具有较高理解力,但所占比例非常小;绝大多数学生处于浅层理解科学素养阶段。

调查显示,中学生获得科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电视及互联网,而家庭、课堂、书本等传统方式则位居次要。由此可见,中学生获取科技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呈现追求快速、碎片化等特点。历下教育契合时代变化,采取了很多新的科学传播方式,如公众号、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科技节的持续举行推进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实践。新媒体快速、形象、实时,补齐了传统媒体在知识传播上的短板。

学生在选择获取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家长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干预。科学合理地指导家长在家中督促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甚至可以带动家庭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历下区初中生科学素养水平整体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行教育体制有利于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历下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项目式学习”等方式顺应了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要求,将学生单纯获取科学知识变成对科学知识的实践利用,激励学生主动去探索更多、更深层的知识。

学校教育是提升初中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中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教师素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对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是教师素质。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更新自我教育观念时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设备,优化课堂教育环节等,都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历下区通过派教师外出学习、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多角度、多途径提升教师素质。

二是教学方法。历下各校保证各学段均开齐开足实验课程,给予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开阔学生科学视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数学校在保证开足开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实验项目,为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供了新的天地。

三是教育内容。不仅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价值,每所学校还依据自身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内容。而且,课外科技活动的设计也以课本为依托。

在调查中,我们对传统课堂学习和项目式学习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了对比性实验数据的收集。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质疑能力大幅度提升,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一直保持在高度兴奋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调查分析显示,历下区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广度上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在深度上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认知还缺少系统性和层次性。我相信,通过历下教育者与时俱进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课外拓展内容,学生科学素养定会有大幅提升。(作者:济南市历下区德润初级中学 柳夙宏 路振美)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