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班主任个性化培训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10-01 21:41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于伟 A+A-
-分享-

中小学班级管理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其专业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各科教学、学生发展水平。近年来,国家在多个层面逐渐增加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培训力度。随着培训规模增大、培训层次增加,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目标不统一、培训方式“一刀切”、缺乏水平分层及能力诊断,培训课程不系统且缺乏选择性、个性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难以满足中小学班主任日益增长的对多样化、高质量教师培训的需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的印发对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进行了系统规划,提出了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实践导向、分层培训的基本理念,以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为宗旨,制定实践导向的培训目标,设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诊断方案,设置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培训课程,满足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班主任教师的培训需要。这对于提高班主任教师培训质量、促进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一,“学生发展指导”的纳入体现了指导标准的重要创新。指导标准将班主任千丝万缕的工作以日常工作为主线进行归类,划分为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沟通与合作5个范畴,对这5个范畴二次细分为23个二级指标。

5个班主任工作范畴中,“学生发展指导”的纳入是指导标准的重要亮点。学生发展指导,反对以“学生控制”为核心的管理主义倾向、行为主义倾向,更加重视班级管理从技术主义、控制主义、制度主义倾向迈向共同体培育、班级经营、技术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折中融合;强调班级建设中的学生自主发展,反对管理中对待学生发展简单的“一刀切、齐步走”,强调共性的同时,突出差异。

第二,学生培养目标转化为优秀班主任管理能力目标。各个核心能力的培训目标描述是具有共通特性的,即对优秀中小学班主任的认定上,反映出优秀中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特质: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发展学生、善于顶层设计学生发展、讲究班级管理艺术,懂得班主任班级经营的核心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是为了单纯完成学校任务、为了纪律控制,不是“一刀切”育人。

培训目标体系的构建,实质是将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转换为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标准。这样的考量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与立德树人“两张皮”的问题。这不仅系统性地为培训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有据可依、精准专业、具体可测的参照标准,也彰显了为立德树人的实现而研修、为学生成长而发展的培训理念。

第三,自我诊断班级管理能力。指导标准建立了基于培训目标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诊断方法,开发了可以反映教师某一方面能力水平的诊断工具。能力诊断以描述班主任日常管理行为为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贴近的行为描述,以此诊断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的诊断结果作为选择培训课程的重要依据。参训的班主任,可以根据两种不同水平的行为描述,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估,从而为课程选择打下基础。

第四,根据自己的水平匹配课程。指导标准提供了对应不同目标和水平的系列课程,累计41个研修主题,142个课程专题。班主任可以根据诊断结果,结合自己具体情况,确定一段时间内自己的学习内容。培训机构也可以根据能力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给不同水平层级的班主任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提供分层更加合理的个性化培训。(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于伟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