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要搭建好“四梁”
发布时间:2022-10-19 14:5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宋成兵 A+A-
-分享-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一年多来,对校园内外发生的积极变化我们有目共睹。作为持续推进“双减”的“关键一招”,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已于秋季学期开学付诸教学实践。检验落实新课标的成效,关键要把握好4个核心要素。

  第一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也就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重要一环。如果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循环互动关系,自然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如果师生关系僵硬、紧张,教学效果必然不佳。所以,教师要站在落实新课标的高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将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

  第二是校园生活。校园生活对每名学生都有特别的教育意义,校园即学生的家园,理应承载学生对未来的向往与梦想。新课标更加突出体育、劳动实践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学校要落实全环境育人的要求,通过发掘校内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充分开展体育和各类素质拓展课程,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特长的平台,赋予学习更多新的内涵,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活动体验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形成技能、发展个性,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五育并举”。

  第三是课程育人。对照新旧课标的变化,更加明确新课堂的教学实践方向,突出课程育人,逐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新格局。进一步探索课程学习的新模式、新方法,立足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重视思想和方法的融会贯通,推动课堂教学内涵式发展,将课堂教学提升为课程育人,实现课堂教学从单一学习走向多维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第四是教研支撑。坚持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核心,创新教研形式,深化教学研究,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辐射支撑力,全面提升新课标下学科教学效益。加强协同发展学校的理念共融、队伍共建、教研共进和资源共享,促进课程实施效能不断突破。重视学情研究,积极拓宽育人渠道,坚持优生优培与多元发展“双轮驱动”,优化发展路径,让更多学生接受更优质、更适合的教育。

  师生关系、校园生活、课程育人、教研支撑是落实新课标的4个核心要素,要想创新推动新课标的落实,就必须搭建好4根“大梁”;而有了“四梁”作支撑,新课标必将更好地作用于学校,作用于教师,并最终作用于每名学生。(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宋成兵

编辑:王骄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