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重在“集体”上下功夫
发布时间:2023-01-31 09: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于钦金 A+A-
-分享-

  集体备课早已超越观念和制度,成为学校的行为惯习,承载着“校本考研”“教师文化”的理想寄托。然而,走进中小学校,集体备课出现的一些现象却不容忽视:一些学科教师准备不足,导致集体备课有名无实;集体备课变成任务分工,成为“拼盘式”合作;个体“搭便车”现象严重,引发集体懈怠;集体备课等同于听课评课,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据2022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报道)

  集体备课作为中小学一种最基本的教学研究组织形式,多少年来早已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同。它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基本特征,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教学中的疑难点, 是中小学教育不可多得的教学研究组织形式。但正如上文所说,集体备课中存在有名无实、集体懈怠、缺乏深度和集体备课低效的问题,难以发挥集体备课的“集体”智慧和优势,也直接影响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益。为此,笔者认为,集体备课的内核是“集体”,关键在“集体”。要想让备课取得应有效果,必须在“集体”二字上下功夫。

  一是完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属于一种集体性的教学研究行为,以学科教研组为主要组织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实施“以老带新”,可以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辐射效应,对新进或年轻教师搞好“传帮带”;实施“问题即课题”的教科研理念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等等。这些都应有具体组织实施制度。这样一来,在开展集体教学研究活动时,我们就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而实现集体备课制度的科学规范化。

  二是优化集体备课考评规则。集体备课出现有名无实、集体懈怠、缺乏深度、收效甚微等问题,与相应的考评机制不到位有关系。现在的考评大都以教师个人为对象,而集体备课发挥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优秀教师不愿意在集体备课中展示自己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因此难以发挥“主备”在集体备课中的主导引领作用。鉴于此,可以将教师集体备课情况纳入考评体系,其量化得分由集体成员平分。这样做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励和调动各位成员在集体备课中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集体备课组织领导。集体备课是一种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学研究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小组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各自为政和各行其是。其一切教学研究活动必须紧密围绕主管部门或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心和要求,并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开展日常教学研究活动。这样一来,在集体备课中,各教研组教师就会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于钦金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