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3-09-01 14:5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樊兆勇 A+A-
-分享-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特长、锻炼学生意志、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关键工作,也是检验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首先,教师应设定目标,有的放矢。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也应该设置有意义的目标。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阅读学习的正确方向,确保和教学内容同道行驶,不至于在学习的轨道上跑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强化语言能力,夯实语言基础,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我给学生定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真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总结课文的写作顺序及特点”(《教师教学用书》)。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既定目标,通过认真阅读来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阅读对燕子有更深刻的印象,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以及春天的美丽。同时,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目标,目标只是一个学习的大方向,课堂上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联想春天其他可爱的小动物,使阅读收获更为显著。

  其次,要精读感悟,深层理解。理解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精读感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层次理解课文,从中获取知识。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深刻理解“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教师教学用书》),使学生明白“把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教师教学用书》)。同时,还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结合教材提示或自行查阅字典,掌握字音、字义,加深理解字、词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更羸只拉一下弓就会使大雁掉下来”,让学生抓住最后一段话反复阅读,认真体会,弄清其中的逻辑关系。领悟“更羸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积极思考”(《教师教学用书》)的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要合理评价,激发兴趣。阅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而有耐心的教学工作。语文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课程,教师必须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全面考虑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理解能力,并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而科学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阅读评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教师首先分组让学生阅读,并让每组学生进行有情感的朗读,“通过文中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从而体会到母爱的无私、无价与无声”(《教师教学用书》);然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代表,由小组代表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和阅读体会;最后,教师对各小组进行适当的评价和点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并对小组学生存在的阅读不足提出合理建议,保障全班学生的阅读效果。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不懈地阅读,并安排家长监督学生阅读,或者举办一些有意义的阅读活动等。不同性格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喜好和接受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前要对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特点进行简要而精准的了解和分析,了解学生喜欢的读物,实施有针对性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就会慢慢养成,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樊兆勇

编辑:王真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