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尝试
激活课外阅读 丰盈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3-10-25 15:4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程小娇 A+A-
-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现在,很多学生除了在教师的带领下读课本外,在生活中极少阅读课外书。他们不知道要多看课外书,也不爱阅读课外书,更不懂得如何去读课外书。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首先要辨是非,帮助学生端正课外阅读的态度。接手新班级后,我会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要不要读课外书?不读课外书行不行?”“课外阅读有哪些好处?”

  通过深入讨论,学生逐渐认识到书籍和阅读的重要性。健康有益的书籍是人类这一高等生物的智慧结晶,多阅读课外书不仅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可以活跃思维、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有,课本中的知识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教室犹如训练泳者的游泳池。如果只读课本,无疑会使自己变成“井底之蛙”。只有到海洋中击水冲浪,才能体会到水中世界的无穷魅力以及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只有重视课外阅读,博览群书,才能感受到读书是一种快乐、知识是一笔财富。如果学生自己不想读,教师就没有必要逼着他读,那就是“牛不喝水强按头”。一旦明确了阅读的意义,学生就会自觉改变错误观念,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是“卖关子”,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会从刊物中精心挑选生动有趣的好文章读给学生听,并且“欲擒故纵”“卖关子”,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有一次,我拿着几本《当代小学生》杂志,向他们扬了扬,神秘地说:“同学们,你见过骑马,也见过骑牛,但你一定没见过骑猪。这本书里有不少这样的文章,你们想听听吗?”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笑了。一名学生说:“老师,您给我们念念吧!”文章中优美的语句、生动的情节像巨大的磁石般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听完后,学生们非常高兴,要求我再念一篇。下课后,他们围住我,想找我借阅。一名学生还问:“老师,您把杂志借给我看看吧。要不,租给我看,好吗?”他们由此充分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尝到课外阅读的甜头儿,帮助他们真正领会文章的意境。在朗读《骑猪》这篇文章时,我力求声情并茂,努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发笑进而展开讨论。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做学生的阅读导师、参谋。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必须善于做导师。秉持这样的思想,我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应用“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圈点画批注”等阅读方法,让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在语文课上,我更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注意力要集中,读懂每句话,读到重要的地方细细体会,遇到不太好懂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读完一段话,要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读完全文,合上书本想一想“学完这篇课文,我有什么收获”。课文学完了,我又引导学生总结收获,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鼓励学生将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不知该读什么。怎么办?读哪些书呢?这时候,我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学生的参谋,与学生讨论,给学生出谋划策,建议他们阅读神话、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幻小说,读科普读物等思想健康的作品,为他们推荐适合小学生的杂志,鼓励他们阅读中外名著。为此,我还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读到的好文章,交换阅读好书;其他任课教师也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将书名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此外,我会尝试将课文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广泛查询和阅读,在课堂上总结这些资料并交流。考虑到学生家里的藏书有限,我除鼓励学生去书店阅读外,又发动他们每人捐两三本书,成立“图书角”,每人自制借书证,登记借阅。同时,向学校图书室借书补充“图书角”,解决了书源匮乏的问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让学生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善于阅读”是语文教师的一个艰巨任务,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们一定会扬起课外阅读的风帆,一路前进!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程小娇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