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其中,以红色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以红色阅读为基础的基因传承路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承举措。
秉承素养导向,坚持以文化人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育人目标,无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均强调素养导向,旨在体现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尽管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不同,但是“文化”的价值导向及作用显而易见。例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文化自信”是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素养的价值引领。红色阅读以在革命文化中孕育形成的红色精神作为文化底色,具有“以文化人”的先天属性。以语文学科为例,无论是教材中的红色文本,如《朱德的扁担》《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军神》《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谁是最可爱的人》《山地回忆》《党费》《百合花》等,还是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课外红色经典文本,都是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革命文化传承意识的载体。在坚持素养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外的红色阅读资源,是实现“以文化人”的基础工程。红色阅读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奋斗和探索的最好见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得到有效的传承。因此,开展红色阅读相关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精髓,在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中理解中华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家国情怀等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和基因,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地。
依托思政课程,打造红色阅读精品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运用好、发挥好红色阅读的文化育人价值,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托思政课程,打造符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红色阅读精品课程,发挥出思政和学科教育育人的合力。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针对第一、第二学段学生,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红色阅读的开展形式与内容要以故事化、影像化的视听课程为主,满足该阶段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红色精神;针对第三、第四学段学生,则要逐步嵌入“文化认同”的概念,即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精神开展专题性红色阅读,通过挖掘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敢为人先、英勇不屈、革命到底的革命情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深入理解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红色基因及其蕴含的红色文化底蕴。除此之外,为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各学科教师要积极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红色育人元素,如探讨语文教材中红色文本的文化育人价值,探索数学与红色文化结合的情境教学方式,探讨英语“红色文化+”的听说读写模式,分析历史教材中英雄人物、革命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及其蕴含的家国情怀,讨论政治学科中革命人物的奋斗历程等。总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是开展红色阅读的基础保障,能够发挥各种育人资源的合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落实。
优化资源建设,构建红色阅读沉浸空间
构建沉浸式红色阅读空间,即通过优化资源建设,为学生打造常态化红色阅读体验场景,进而建立红色文化的持续引导机制。一方面,学校要立足本校红色育人实际,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实施红色文化“引进来”策略,积极打造红色文献、书籍、史料专题阅览室,如革命英雄人物的红色家书、革命事件的历史资料、烈士证书等,在校园内营造红色育人氛围。同时,依托多媒体资源的视听表达优势,将抽象的素材转变为立体的阅读资源,打造体验性强、交互性高的红色文化体验空间。另一方面,在“引进来”的基础上,还要落实“走出去”战略,这是学生将亲身体验与理论认知内化的关键一步。其中,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红色图书馆、红色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加为烈士陵园扫墓、慰问老红军等红色志愿服务,开展红色足迹追寻、重温长征路体验以及红色主题演讲、文艺演出等,均是将红色阅读从校内拓展至校外的红色文化实践路径。为迎合数智化时代学生的阅读习惯,线上阅读平台、微信公众号、校园官方网站可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推送个性化红色书籍、红色故事、红色影视剧;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则可以实现“短视频+红色阅读”的形式与内容创新;AR等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可以还原真实的革命场景,拉近学生与红色阅读资源的距离,帮助学生产生革命的移情和共鸣。总之,通过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为红色阅读注入持续动力。
总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积累、发展的先进文化,是党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展现,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在100余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高立德树人实效的鲜活教材。红色阅读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打造了新时代育人新生态。
(作者单位系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
作者:吕诺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 ...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以深入落实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 ...
近年来,临朐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锚定“塑心健行,育德润才,助力临朐学子健康成长”的工作目标,大力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