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观察:补习班渐凉,兴趣班过热?
发布时间:2021-12-10 15:34 来源:半月谈 A+A-
-分享-

  “双减”政策落地已经4个多月。半月谈记者注意到,在校外培训迎来积极变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兴趣培训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要警惕兴趣班“变味”等现象。一些培训机构的引导和鼓吹,让兴趣班呈现出较强的应试教育的特征。

空手道培训班教练在带领学员做拉伸 陈欣波 摄

  多种兴趣班迎来报名热

  周末补习班消失、孩子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家长教育观念开始转变……《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7月推出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细则,教育环境迎来积极变化。

  广州多个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秋季开学后,机构的学科类培训班都安排在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周末和节假日、寒暑假的培训班不再安排。多地多名家长表示,“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可以从繁重的作业和学科培训中解脱,有更多时间实现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市场上书画、乐器、体育等多种兴趣班迎来报名热。广州一家滑板培训店工作人员介绍,“双减”政策落地后,前来咨询和报名的家长学生明显增加:“家长觉得周末时间空下来了,带孩子过来试试培养新的兴趣。”北京市民李先生周末为女儿改报了她想上的游泳班:“补习班的时间空出来了,她想学自己喜欢的兴趣班,这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

  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欣华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但减轻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大大缓解了家长的教育焦虑。“之前许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周末了。现在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重建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也拥有了更多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这对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避免“素质应试教育”

  “双减”政策之下,非学科类兴趣班受到家长热捧,迎来发展的窗口期。家长开始越来越多关注为孩子选择学习之外的兴趣班,但应警惕兴趣班“变味”,让素质教育成为新的“素质应试教育”。

  以跳绳为例,这一项目是不少地区小升初、中考的体育选择项目。以广州中考体育为例,一分钟跳绳是跳类项目的选择之一。2021年,一分钟跳绳满分标准为182次,2022年、2023年的满分标准依次递增,分别为188次、194次,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出一定要求。

  半月谈记者在广州一家跳绳运动馆看到,这里除了提供跳绳入门、花样跳绳、跳绳减肥等项目外,还提供 “小升初跳绳考试达标”“中考跳绳满分特训班”等针对性培训班。有家长表示,就是因为学校要求考试跳绳,但孩子水平一直上不去,所以专门来报班寻求提升。还有家长因为孩子的同龄小朋友都报了班,所以也带着孩子来报班学习。店内工作人员介绍,开学后来报名跳绳培训的学生不少,除了锻炼体能之外,针对考试或是比赛的需求也高涨。

  “兴趣班对拓展素质很重要,但是部分家长会把跳绳、篮球、游泳等和体育考试相关的兴趣班变成兴趣‘应试’班,把艺术、编程等变成新的竞争赛道。”一位教育行业专家提醒,这可能导致素质教育“变味”。

  多位专家建议,“双减”之后可能存在的培训班逃避监管、违规补课等行为需要持续加强监管和整治,让教育最终回归正常轨道。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破除唯成绩论,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成长性思维以促进身心健康,真正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来源:半月谈微信公号)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