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要不断创新“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22-04-06 08:4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宋成兵 A+A-
-分享-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如何实现课程目标,如何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中小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授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做法,都是需要学校和思政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思政课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打开方式”,思政教育只有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思政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地。

  首先,学校要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思政课有更多的“打开方式”。教师要把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从“讲道理”变成“讲故事”,把“天边事”变成“身边事”,让思政课散发更多亲和力和感染力。课堂“活”了,思政课就会变得“有意思”“都爱听”,也就能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思政课堂也才会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其次,思政课的课堂不能局限在学校教室里,更多的要在45分钟课堂外。课堂上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可或缺,课堂外充分利用社会教材开展体验式教学尤不可少。譬如,可以依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发思政课程,深入开展有本地特色的研学或社会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通过情景式、互动式思政课,让思政课有滋有味,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还可以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行爱党爱国爱家乡等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书香校园、国旗下讲话、学习传统文化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

  最后,思政课教学不能单兵作战,需要整合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从以往单纯的思政课教学转变为覆盖各学科的大思政,将“思政课教学”扩展为“全课程育人”,逐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新格局,更好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宋成兵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