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从“独角戏”到“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4-01-15 10:05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李莹莹 A+A-
-分享-

  期末考试将至,一些家长的焦虑情绪也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弥漫在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成绩,这个看似硬性的指标,却常常让家长忽略了孩子成长中更为重要的东西。不过,在前不久山东省的“智慧家长”颁奖典礼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教育风尚。

  在他们的影响下,关于怎样做智慧家长等问题的思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智慧家长”评选活动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妇联主办,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累计评选出400位“智慧家长”

  谈起孩子成长,每位家长都有说不完的话。身为父母,谁都期待着做一个智慧型家长,为孩子成长赋能。

  据《中国教育报》调查显示,89%的家长对孩子作业问题存在焦虑情绪,其中近一半家长深度焦虑。而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许多家长更是感叹不已。

  对此,智慧家长们却有着独特的教育视角和超然的态度。他们普遍懂得如何走近孩子、尊重孩子、教育孩子,与孩子一同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美好的足迹;也更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为孩子的教育环境增添更多的色彩。

  淄博的蒋振峰夫妇就是典型的智慧家长。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陪伴孩子用脚步丈量世界,与孩子一同深入大自然、深入社会,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孩子形成立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儿子凯悦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

  “我的儿子是学渣。但我依然相信他能有美好的未来。”前段时间,这句话在网上很火,这是山东青岛的高毅朝,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面对儿子的情况,高毅朝从零开始,了解心理学知识,提升自我,学会以肯定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优点和潜能,与孩子共同成长。现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了许多。这无疑是智慧家长教育方式的又一成功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蒋振峰还是2023年山东省“智慧家长”荣誉获得者之一。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出,家庭教育,需要的是因材施教、灵活变通的智慧。

  智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取得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无限可能。那么,如何才能涌现出更多智慧家长呢?

  这就需要借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示范推广提供更完善的保障。为此,在国家新修订的《民法典》、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都对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做了明确要求和阐释。

  与之相对应的,各个地方为了让科学家庭教育真正落地生根,也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措施。

  以山东省为例,近年来就先后出台了《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区实验方案》《山东省家庭教育工作指南》《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指南》《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建设标准》。这些文件涵盖了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从组织领导到专业支撑,再到宣传普及,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这为家长提供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行动指南,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各地市和各级各类学校,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比如,潍坊市“亲子共成长”工程已经持续了20多年,组织了几千场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和数万场校园亲子课堂,“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标语深入当地家长心中,“学习”成了很多家长的自觉。

  济南第十一中学的家庭教育读书会则是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实践案例。自2017年以来,这个读书会已连续举办79期。学校立足于深挖教师和家长的经验,把简单的家庭教育道理变成不断产生效果的实践行动。

  济南十一中第79期家庭教育读书会现场

  几年来,山东省的“智慧家长”评选活动,不仅仅是一场荣誉颁奖,更是一次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升华。

  作为孔孟之乡,山东的家庭教育与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诗礼庭训”“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古代家庭教育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在今天。公交车上的育儿经播报,人民法院成立的家庭教育指导站,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宣讲活动……多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正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展开,不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让做“智慧家长”不再是“独角戏”。

  成为智慧家长,就像是手握一把金钥匙,为孩子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而家校社协同发力,则如同门后的那一条康庄大道,让育儿之路更加顺畅无阻。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莹莹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