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20条科学校正青少年强体的罗盘
发布时间:2024-12-24 16:37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张学炬 A+A-
-分享-

  “儿童青少年应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建议以不同方式进行3—5次/周、30—50分钟/次的耐力练习”……近日,“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以下简称“20条”)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施,为广大青少年科学锻炼提供了参考指标。

  “20条”重点围绕健身方式、运动量、运动时间等做出指南,以安全性、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普及性打底,为青少年健身校正了罗盘。

  时下,青少年学业压力大,再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不是用来做作业或忙着做作业的途中,就是陷身于电子产品的狂欢中,鲜有强身健体的时间。科学健身20条不仅为青少年健身指明了路径图,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健身意识,激发他们健身的热情,因此,切中了以体育人的肯綮。

  学校当以此对“路标”做好体育教育,重视体教融合,做好科普宣传,让学生们动起来,活起来。如,为了提高未成年的睡眠质量,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有氧运动;为了规避运动中的风险,提供科学的意见或建议,耐力练习以有氧运动为主,穿插适量的无氧练习,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力量练习应注重全身各部位肌肉均衡发展,逐渐增加训练负荷,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速度练习可以让儿童青少年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身体各部位进行快速、准确的动作,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等,这些指导都应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严之又严,既要保证运动效果,又要注意安全。

  家庭要做好孩子科学健身的助导。家长在科学育儿,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方面,责无旁贷,当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对于“20条”要求的,学校强调的,家长不妨也做好跟踪指导。学校没有要求的,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健身项目,也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健康助力,为发展领航。

  针对孩子强身健体中的一些“难点”“痛点”问题,家校当做好衔接,形成共识,树立全要素全周期的“大健康教育观”,助力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育人的合力。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树立科学健身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以体强身的含金量,选择适宜的项目和形式,易操作,便于实施。同时,要做好体育项目动作的规范,避免因盲目出现拉伤、摔伤、扭伤事故。

  总之,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不仅关乎到个体的健康、家庭的幸福,而且还关联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的成人成长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作为一件大事,做出科学的顶层规划,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作者:张学炬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