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的相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聚势谋远服务国家需求、精耕细作培育创新人才、实干笃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精心谋划、细致布局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注重精心筹划,课程建设破新局。在课程建设方面,山东大学针对研究生学段特点,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四个目标,精心筹划,设计多项立项鼓励广大研究生授课教师积极探索。自2020年度开始,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2021年度,组织开展“研·课程思政品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专项”35项,探索研究生学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工作的有效举措。典型挖掘成效显著,研究生课程《文献学》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另有5门课程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精心建设国际化课程,总量已达354门,占总课程数11%,本年度3门全英文课程入选国家首批向印尼提供高水平慕课清单,另有多门课程推送到海外其他国家。
注重激励保障,教材建设结硕果。提前筹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组织开展教材规范管理,积极评选首届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教材30部,并择优推荐评选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立项建设“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研究生公共课智慧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配合研究生公共课智慧教学创新计划与研究生课程教学。2021年度,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评选中,文学院杜泽逊教授的《文献学概要》(修订本)获评一等奖,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的《中国艺术民俗学》获评二等奖。经济学院陈强教授的《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第二版)等12部教材获评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其中,《文献学概要》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至今已发行12800册,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文献学教材之一,被全国20多所高校用作研究生培养推荐书目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示范辐射效果显著。公共课智慧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中,儒学高等研究院马来平教授所著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经济学院杨风禄教授所著的《复杂世界中的经济学》等教材,在多所高校受到师生好评。
注重凝心聚力,教学成果谱新篇。山东大学坚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继续悉心播种、精心耕耘,种好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这块试验田。通过深化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打造“研·课程思政”品牌工程;持续培育打磨优质课程,继续推选出国家级优质课程;深化智慧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研究生智慧专业课,推动国际化课程平台上线工作;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着力编好用好精品教材,大力编写新兴学科、应用学科教材,出版山东大学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优秀教材;推动研究生教材修订工作,加强教材使用规范管理;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宣传工作,有效发挥获奖成果示范引领作用。坚持课程选优培优,2021年度,5门课程获评教育部拓金课程,15门课程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6门课程获评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70门课程获评山东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接续培育课程。实施建设数字中国战略规划,打造研究生公共课智慧教学创新计划15项、研究生数字能力公共课10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共选修课程群4门,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发展。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