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强化理论武装、拓展学术视野、熔铸学科底色、实现宣教引领”为工作思路,成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为主体的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建设“理论学习、思想交流、能力提升、实践服务”四个平台,精心培育师生宣讲队伍,全面提升宣讲质量,筑牢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
建设理论学习平台,切实提高宣讲队伍政治素养。坚持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通过个人自学、支部互学、专家领学、实践研学、论坛讲学的“五位一体”理论学习体系,组织宣讲团成员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组织专家辅导,引导宣讲团成员全面、系统、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按照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七个讲清楚”的目标要求,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创新理论学习形式,通过集体研讨、实践参观、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提升宣讲队伍理论水平。
建设思想交流平台,不断拓展宣讲队伍学术视野。强化校际合作交流,与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学者研讨会,承办山东社科论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不断拓展宣讲团成员的学术视野,提升个人理论水平,促进思想交流。强化校内互动交流,引导宣讲团成员结合理论学习内容,联系学习工作实际,面对面、接地气地进行互动式交流研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化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以微课件、微视频、知识链接等方式分享交流理论知识,助力宣讲团成员相互汲取智慧,取长补短。
建设能力提升平台,着力提升宣讲队伍专业水平。构建“研究阐释+系统培训+集体备课+比赛展示”一体化能力提升平台。引导宣讲团成员将理论学习成果进行深入研究阐释,进一步丰富宣讲内容,将学科理论优势转化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强大动能。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和研究基地作用,组织系统培训,建立“传帮带”机制,以老带新全方位指导开展宣讲工作,引导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师生关切,进一步明确宣讲方向和重点,推进道理、学理、哲理三者统一。建立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和试讲机制,通过微党课比赛、思政课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以赛促学提升宣讲能力。
建设实践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宣讲队伍引领作用。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组织宣讲团讲准讲深讲透讲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采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融VR场景、经典案例、平台系统于一体,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开放、交互、沉浸式的平台。师生宣讲团将“学”与“教”有机结合,对接校内各基层党支部、学生组织和校外中小学、企业、社区等进行宣讲,在宣传宣讲的实践中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发挥好宣教引领作用。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