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莱阳市:“三点发力”育清风 护航“清廉梨乡”
发布时间:2023-01-13 10:15 来源:烟台市教育局 A+A-
-分享-

  2022年,烟台莱阳市将“清廉梨乡”建设与新时期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多维度推进教育领域政风、教风、校风优化升级,全力擦亮莱阳教育品牌,护航“清廉梨乡”建设。

  立制度固廉,育清明政风。突出抓教育领域的难点、堵点、风险点问题的源头治理,完善管理制度和办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晒在阳光下。一是扎紧制度“篱笆”。莱阳市先后出台修订了中小学财务管理、教育经费大额支出审批、学校食堂校长陪餐制度、教师职称申报推荐积分办法、教体系统评先选优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19项,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印发了《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清廉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十廉工程”细化为14条具体措施,作为全市清廉学校建设行动指南,将清廉学校建设纳入日常工作督导加强监督。二是拧紧公开“螺丝”。50所学校在莱阳市政府网打通政务公开通道,公开机构职能、政策公文、财务信息、行政权力等信息5500余条。聚焦高频事项、“急难愁盼”事项、重点难点事项,找准症结所在,集中会商研究。规划统计、招生信息、安全管理等环节可改进事项全部整改优化到位。2022年,莱阳市中小学招生实现“一网办理”,150所学校、幼儿园实现食堂管理“互联网+名厨亮灶”,堵塞廉政风险漏洞。三是上紧廉政“发条”。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原则,进一步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线负责、机关科室和直属单位各负其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加强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梳理廉政风险点16项。开展了教育系统酒驾醉驾问题、学校食堂管理等专项整治活动。集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9次,选取身边案例及系统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注重发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

  树品牌筑廉,育清正教风。莱阳市将“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红旗”的责任意识、进位意识融入工作日常,坚持“党建+廉政”引领,树工作品牌,营造朗朗教风。一是打造“先锋品牌”。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在重、大、难事面前冲锋在前,用清正之气涵养教师。12所学校被评为烟台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成立了53支党员突击队,700余名党员教师成为核酸检测员,140余名党员教师为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二是塑造“领军品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将名师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教学及管理骨干,开展“三带头”活动,带头落实教学常规、带头参加教研活动、带头参与课后服务。激励教师做教书育人的“领头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展示交流、教学大比武、区域联盟教研等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双向提升。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养教育“领军人才”210名。三是锻造“铸魂品牌”。开展铸魂教育,发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阵地优势,组织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内容,进行“为党育人、潜心育才”主题教育,组建了师德宣讲团,开展向最美教师学习等专题活动,选树一批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先进典型。

  用阵地润廉,育清净校风。莱阳市将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清廉建设的“助推器”,重点突出德育、宣传两大阵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廉润师生心灵,营造清净校园氛围。一是融入校园活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清廉思想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清廉建设进书本、课堂、校园,融入生活。日常通过语文课、思政课、故事会、座谈会等方式,利用大课间活动、书法活动等赋能,让廉洁元素“活”起来。开发廉洁教育校本课程25节,主题班会116次,挖掘红色故事、杰出校友中的廉洁因子15个。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创意手工等一揽子廉洁主题活动成为学生崇廉尚洁的“微阵地”。二是融入校园文化。突出“有形”“有声”两大特点,在校园里注重塑造廉洁文化氛围,让廉洁清风厚植师生心中。在显眼位置设立读书角、清风墙、陈列板等景观,在行走间汲取廉洁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穿插演讲比赛、家风共育、讲解队伍等软文化浸润,让廉洁文化可触可感、入耳入脑。据统计,各校园有廉洁文化宣传点位182处、签订师德承诺书5800余份、组织清廉演讲比赛18场,教风学风持续向好向善。(来源:烟台市教育局)

编辑:王骄

审核:白天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