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实践育人体系,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实践教学主要任务
山东大学坚持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重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着力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培养实践素质,锻造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系统设计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同时,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分类制定标准,明确实践教学比重,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落实教学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坚持需求导向,深化实践教学全面改革
学校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优化实践育人机制,强化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形成实践育人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一是优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系统开展实习实训、竞赛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融入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二是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积极倡导“CDIO”(创意、设计、实施、运行)、“PBL”(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OBE”(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等先进理念,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实践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是积极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形式,探索实施理论—实践融合性教学模式。成立校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1+N”实践教学制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统筹协调、宣传引导和督促落实。四是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对实践教学经费的统筹管理和绩效评估,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渠道,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实践教学经费落实到位。五是以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为抓手,构建体现学生学习成果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推行实践报告、研究型创新型实验设计、实践实验考试等多种形式考评方式,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加大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构建体现学生学习成果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坚持守正创新,建设一流实践教学条件
山东大学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建设了一批核心实践课程、教材、项目,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是推进实践教学团队建设,配齐配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校内外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活动,逐步提高实验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建立实验技术队伍荣誉体系。二是着力建设满足多专业需求的综合性、开放性、共享型实践基地,重点建设校内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拓校外合作空间,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知名企业、研究院所加强合作与交流。三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科学制订教学实验室建设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着力建设集约化、智慧化、开放性的教学实验室。四是建立健全基地运行管理体制,加强过程管理与动态调整,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力争建设一批具有山大特色的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
坚持数字赋能,强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
山东大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优化实践教学环境,不断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发展。一方面,融合“互联网+”、“5G+区块链”、虚拟仿真、慕课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平台,探索智能实践教学新形态,改造升级教学管理系统实践教学模块,加强实践教学全过程管理和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基于教学大数据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引导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改革,适度扩大改革项目比例,培育一批创新性、示范性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