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寿光市树立“教育即服务”理念,把群众“心上事”变成系统“上心事”, 推出教育“惠民套餐”,垒起了“品质教育”新高度。
破解急事,让学生满意
围绕学生需求,寿光市在校车管理、餐厅运营等方面“转变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实现校车联运。该市共有425辆校车,实现“五定(定人、定车、定时、定线路、定制度)、五统一(统一调度车辆、统一轮换接送路线、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跟踪监控、统一奖惩措施)”,确保学生乘车安全。二是实行“明厨亮灶工程”。全市 322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计 263家食堂全部完成亮厨工程,所有食堂全部配备快检室,家长、学生随时可以看到食品加工的全部流程。三是倡树“作业瘦身”。将作业布置与师德考核挂钩,小学作业每天不超过1个小时,初中不超过1.5个小时。建立两级监督检查制度,对违规办学行为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确保重点时段无补课行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周日集中返校时间不早于16点。
分解烦事,让家长满意
寿光市树立以家长为中心的理念,着力解决家长烦心事。一是开展延时服务。通过开设“爱心接力站”,办好“放心小餐厅”,提供“温馨午休室”,设立“快乐图书角”,组建“兴趣特长组”等延长为学生服务的时间。截至目前,该市已为2万多名学生提供了延时服务。二是提供公平教育机会。本着“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城区20多处义务教育学校、5处普通高中,保障学生就近接受教育。对新入学学生实行“阳光分班”、学生排位“明规则”,邀请家委会全程监督,保障教育机会公平。同时,建立寿光云平台,汇集了国家、省、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100万件,学生日登录次数达到80万次。三是开展“校长有约”活动。由校长、副校长组成“家长接待团”,实施“校长接待值日”制,翔实记录《会议纪要》、汇总《接待纪要》,梳理列出问题清单,形成“整改台账”,融洽家校关系。四是建立家长“跑一次腿”制度。开发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城区内公办学校学生入学通过手机端上报相关入学材料,入学信息与公安、人社和房管等部门自动对接验证,保证了入学机会公平公正。五是破解城区大班额。2020年,寿光市投用汇文学校,增加学位1211个;开工建设弥水小镇学校,增加小学学位2160个,幼儿园学位1080个;开工建设悦动城小学,增加学位1080个;开工建设一中附校小学部(幼儿园),增加小学学位2160个,幼儿园1080个。
化解难事,让教师满意
寿光市建立完善教师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保障教师权利,让教师安心从教。一是补充渠道多元化。把每年招聘的新教师重点充实到专任教师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每年安置到农村中小学的新教师人数原则上不低于招聘教师总数的60%—70%,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结构。二是政策待遇更暖化。寿光市积极推进镇街安居工程,加快边远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发放乡镇补贴,使农村教师工资收入高于城镇教师。在省市特级教师、省市优秀教师推荐、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分配上,向在偏远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倾斜。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偏远学校高级职称岗位比例。三是能力提升多维化。深入开展“送教下乡”“导师团”巡回指导、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乡镇中心校教师走教、对口支援等活动。开展“订单式双向教研”活动,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每年投入300多万元,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培训效果。
作者:隋艳玲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