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自2018年启动“亮视界 明未来”近视防控十大行动以来,走出了一条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近视防控创新之路。
1.野蛮体魄行动。每天户外运动至少2小时,每周校内外至少2小时劳动实践,每年举办2届体育节,每年2次野外远足拉练,每年至少2次“行万里路”研学,九年掌握2+N项运动技能。
2.零书面家庭作业行动。课后服务A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书面作业,课后服务B段参加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周末节假日开展课后服务C段公益课程服务。
3.眼操远眺行动。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操,课堂学习20分钟,集中组织20秒隔窗远眺,居家学习40分钟,休息远眺10分钟。
4.正“三姿”调“位高”行动。每节课教师“三姿”提示不少于5次,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次,每学期调整一次课桌椅高度。
5.绿色照明行动。改善视觉环境,教室及功能室全部使用护眼灯。
6.严控电子产品行动。课堂使用平板电脑学习或观看电子屏每节次累计不超20分钟,居家使用电脑或平板学习每天累计不超1小时。
7.营养改善行动。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少吃烧烤油炸类食物,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8.监测预警行动。每学期两次视力监测,建立视力数据库和视力健康档案,实施四级预警(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建立校园视力监测预警机制。
9.共建共享行动。专家指导,开设“三生(生命、生活、生存)”校本课堂;家长参与,举办南风健康论坛;社会支持,共享眼健康科普基地。
10.考核激励行动。学生健康素养(近视率、肥胖率、体质优良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最美健康班级、最美家庭考核。
经过六年攻坚,近视防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眼睛明亮了,近视率年均下降1.8个百分点;身体强壮了,学生体质优良率年均提升4.1个百分点;肥胖减少了,学生肥胖率年均下降1.9个百分点;心理阳光了,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率为4%,远低于全国青少年平均24.6%水平。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