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9月9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宣传部举行记者见面会,邀请了4位教师代表,与现场记者进行交流分享。
张红敏,济宁市嘉祥县红运留守儿童学校的教师。2011年,响应党的号召,从县城到全县最薄弱的乡村学校任教。从教10年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去温暖学生,想方设法去帮助家庭困难学生。
履职尽责 全方位关爱留守儿童
作为嘉祥县红运留守儿童学校的一名教师,在关爱留守儿童,履行教师育人职责方面,张红敏有着诸多感悟。
“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育人先育心’,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自立自强精神上下功夫。”张红敏说。
接手新学生,张红敏会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的本质是爱与责任。她明白,留守儿童更需要心理、感情上的关爱,通过开展“牵手关爱”“小手拉大手”等多种活动,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幸福,给与学生们最大的关爱。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学习上,张红敏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除了抓好所教学科,她还随时关心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哪科不会教哪科,哪里不会补哪里,让学生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在小学阶段不偏科、不掉队。还在班里开展“艺不压身,我骄傲”活动,让学生把“爱劳动,能独立”当做骄傲的资本,作业必有家务劳动一项,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立自强。
另外,对于留守儿童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她还会想办法给予他们经济支助,带领学生捐款献爱心、垫付生活费、联系社会爱心组织、爱心企业去帮助孩子等,尽量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政策助力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一路通畅
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是否畅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张红敏说,“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在畅通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方面出台的一系列好政策。”
她以职称评审为例,针对农村教师职称晋升难的问题,省里推行的专属农村教师的“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高级教师制度,最近两年,学校有2名教师晋升为一级教师,3名教师晋升为副高级教师。“这在原来都不敢想的事情。再加上乡镇工作补贴,我们的工资待遇更高了,这么好的政策和待遇,我们现在特别满足,要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为乡村教育多做事,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她开心的说到。
张红敏期望,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和各项惠师政策的落地,可以看到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乡村学校任教,一起振兴乡村教育。
作者:迟佳
编辑:周玉森
审核: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