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厅发布《全省高校辅导员2020年度优秀工作案例公示》,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全省高校辅导员2020年度优秀工作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鲁教工委函〔2021〕11号)要求,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研究确定186项优秀工作案例,其中,公办本科100项,高职高专(民办本科)86项。公示期为2021年7月26日至8月1日。
2020年全省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获奖名单
公办本科组(共100项)
一、一等奖(24项)
序号 |
单位 |
案例标题 |
作者 |
1 |
山东大学 |
育苗培贤,立心铸魂——“青苗班”学生骨干训练营 |
丁 玲 陈 昕 |
2 |
中国海洋大学 |
将“四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以中国海洋大学“我与祖国共奋进”研究生党员教育活动十年创新发展为例 |
李 新 迟瑞娟 李思潼 |
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深入学生“主场”,攻坚困难“阵地”——以“我请导员来做客”为例 |
高 旭 |
4 |
山东农业大学 |
从“安土重迁”到“乔迁之喜”——一名“键盘侠”在宿舍调整搬迁中的蜕变 |
纪春景 |
5 |
山东师范大学 |
以“4+”模式赋能“四史”学习教育 |
王 茜 张 晗 |
6 |
烟台大学 |
遵循特点 研本共建 明确路径 破解研究生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困境 |
王加男 |
7 |
青岛大学 |
用“小黑裙”打造学生干部培养“三力六段”新模式 |
李晓涵 |
8 |
曲阜师范大学 |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
滕 艳 |
9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专业认同——以专业文化为载体的优良学风引领案例 |
颜培正 |
10 |
山东科技大学 |
“寓”见党建,“出彩”先锋——基于高校党建引领学生公寓建设案例分析 |
孙金香 |
11 |
青岛科技大学 |
“123”模式助力学风建设新突破 |
贾明明 |
12 |
青岛理工大学 |
双“思”齐进——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思想与思维的双重进步 |
高 鑫 |
13 |
济南大学 |
“云”家访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潮” |
刘 芝 徐 岩 |
14 |
聊城大学 |
双维度激励视角下学风建设工作案例 |
孟喜龙 |
15 |
山东建筑大学 |
学风引领树新人 科创驱动谱新章——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工作案例 |
张 姿 武 岳 |
16 |
鲁东大学 |
真心向党 悉心育苗——开展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案例 |
杨春娟 |
17 |
山东财经大学 |
用“绣花”功夫引导就业观 |
陈玉林 |
18 |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省科学院) |
舌尖战“疫”,专业护航——青春新“食”代志愿服务队线上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案例 |
孔繁繁 苏 娟 |
19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面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抗疫精神 |
王 浩 |
20 |
滨州医学院 |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构建“六位一体”中医药文化育人新模式 |
王樱霖 |
21 |
山东艺术学院 |
夯实艺术专业特色打造育人品牌——以山艺双线“艺术+思政”育人项目为例 |
吕春玉 |
22 |
山东交通学院 |
同学,你真的被“内卷”了吗? |
吴燕妮 |
23 |
山东政法学院 |
“网络新时代 思政新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案例分析 |
李 妍 |
24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搭建高校学生党支部“五力”实践育人新平台——基于“00后”学生党员培养案例分析 |
左宝宝 |
二、二等奖(32项)
序号 |
单位 |
案例标题 |
作者 |
1 |
山东大学 |
树好一面旗,拧成一股绳:四大载体打造新时代铸魂育人体系 |
魏廷义 |
2 |
山东大学 |
成功何为——从“尖子生”的认知焦虑与心理困惑谈起 |
李振铭 |
3 |
中国海洋大学 |
厚植家国情怀 点亮青春底色——毕业生赴西部和基层就业引导的实践与启示
|
黄立田 赵 超 迟凤姣 齐晓敏 阿达莱提 龚丽羽 |
4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构建“123-42”工作机制,推动学生党建提质增效 |
魏孟吉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此稻草,彼稻草——通过重构社会支持系统解决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工作方法探索 |
郝秀娟 |
6 |
山东农业大学 |
用真诚和耐心,走向下一站幸福——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及教育 |
聂 鑫 |
7 |
山东师范大学 |
“双高”建设背景下,以分类引导为目标的本科生学风建设探索 |
刘永慧 |
8 |
曲阜师范大学 |
紧抓“时”、善析“势”、活用“式”: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思政路径探索 |
李静琪 |
9 |
青岛科技大学 |
扶贫更扶智,成为“筑梦人”——一名建档立卡学生成长的精准帮扶之路 |
王 聪 刘跃宁 孙一君 |
10 |
山东理工大学 |
五微思政 见微知著 ——网络思政育人品牌“五微 思政”建设案例分析 |
戴 洁 |
11 |
济南大学 |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为了这一天》案例 |
马思源 |
12 |
聊城大学 |
“馨家园”——为孤儿大学生点亮心灯 |
唐玉琴 |
13 |
山东建筑大学 |
创新工作理念,为青年学生的成长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
朱雅文 |
14 |
鲁东大学 |
丰富“大思政课”的打开方式——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嬗变 |
杨 柳 |
15 |
青岛农业大学 |
防微杜渐,远离网络诈骗——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分析与反思 |
辛 鑫 |
16 |
临沂大学 |
搭建“战疫思政”协同育人“立交桥” |
张茂坤 |
17 |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基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先进群团组织建设案例 |
刘 伟 |
18 |
潍坊医学院 |
“四史小课堂”:让党史故事在青年学生心中活起来--构建系统化“四史”学习教育方式探索 |
王 琳 |
19 |
济宁医学院 |
“恋爱出逃记”—一例因恋爱出逃引发的突发事件处理与思考 |
田由甲 |
20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转危为安,助力成长——一起涉疫危机事件应对实例 |
娄 彦 |
21 |
山东体育学院 |
精准施策 用爱心和智慧为学生搭建进步的阶梯 |
王 琳 |
22 |
山东体育学院 |
精准育人 优中选优 用“挑战杯”燃起思政教育星星之火 |
李 媛 |
23 |
山东工商学院 |
目标管理与成果导向: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工作案例 |
周胜林 |
24 |
山东交通学院 |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新生思政先行教育的“打开方式” |
陈蕊蕊 |
25 |
齐鲁师范学院 |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个心理问题学生的蜕变 |
王 迪 |
26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强化政治参与意识 筑牢成长思想基础——基于引领有序政治参与的大学生参政议政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王正坤 |
27 |
潍坊学院 |
我学我思我来讲——“四史故事会”推动“四史”教育入脑入心 |
韩靖雯 |
28 |
泰山学院 |
跨越时空界限 共享云端智库 聆听名家讲述 走好人生道路——“思政云讲堂”工作案例 |
于思瀚 |
29 |
滨州学院 |
网开五面 环环相扣——“闭环式”线上学风引领体系的构建 |
张 然 |
30 |
菏泽学院 |
用云端思政之光引领青春航向——菏泽学院李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 |
李 赛 |
31 |
济宁学院 |
解开贫困的缰绳,插上腾飞的翅膀 |
孔李俊 马 腾 陈长峰 |
32 |
山东管理学院 |
“用心交流、用爱感化”——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 |
迟 诚 |
三、三等奖(44项)
序号 |
单位 |
案例标题 |
作者 |
1 |
山东大学 |
最难就业季里的最暖温情守护 |
于 玲 |
2 |
中国海洋大学 |
明职顾问 云端战疫“互联网+”职业发展教育模式再探索 |
乔宝刚 |
3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基于OBE理念设计启航教育 系好新生学涯第一粒扣子 |
李昀泽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铺展未来道路,构建理想蓝图 ——“24365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助力就业工作 |
丛 薇 |
5 |
山东农业大学 |
“10字诀”助力学子“升学梦想照进现实” |
潘广臣 |
6 |
山东师范大学 |
“红色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 |
林淑玉 |
7 |
烟台大学 |
让知识“活”起来让学习更有趣 |
徐小惠 |
8 |
烟台大学 |
我从新疆来,规划筑梦想——记一名维吾尔族学生职业规划辅导案例 |
宋 潇 |
9 |
青岛大学 |
建立“1-2-X-Y”责任制,促进优良学风创佳绩 |
陶晓赟 |
10 |
青岛大学 |
创新思政架构,践行三全育人—自动化学院“朋辈思政”工作案例 |
于 宏 |
11 |
曲阜师范大学 |
共情关爱 打开心锁 化解危机——一例宿舍人际矛盾引发危机的案例报告 |
陈学宁 |
12 |
曲阜师范大学 |
打通与中途接手班级的“最后一公里” |
王旖旎 |
13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时刻关注,护佑学生安全健康——记一次危机事件处理工作 |
张 琦 |
14 |
山东科技大学 |
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青春前行 |
樊玉华 |
15 |
青岛理工大学 |
回归常识 从“独奏曲”到“交响乐”的演变——基于班级学风建设的案例分析 |
逄 超 |
16 |
山东理工大学 |
家访架起连心桥,规划铺就成才路——以山东理工大学辅导员王晓冬家访工作为例 |
王晓冬 李 萍 |
17 |
山东建筑大学 |
打造“一心双环”体系,探索双创育人新模式—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案例 |
孟广婷 李学娇 |
18 |
鲁东大学 |
发挥“三联”“三助”作用 共促特殊学生成人成才——辅导员“三三工作法”助力特殊大学生成长成才案例 |
苏 琦 |
19 |
青岛农业大学 |
用好“麦克风”,拒做“键盘侠”——一起由网络热搜引发的舆情事件的干预处理案例 |
林 鑫 |
20 |
临沂大学 |
弘扬抗疫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
胡秀俊 |
21 |
山东财经大学 |
从“爱唠叨”到“会唠叨”——融媒体时代心理育人工作案例 |
徐 洁 |
22 |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省科学院) |
管院儿女多才俊,立志读遍人间书——齐鲁工业大学“红旭”学习菁英训练营 |
刘 征 |
23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找准病根,促进后进学生的学业进步 |
张培忠 |
24 |
滨州医学院 |
为“快乐混”纠偏 助“迷失族”归航——“学业困难学生”信心重建工作实例 |
杨秀红 |
25 |
潍坊医学院 |
育高质“党建生态链”,交合格“疫考答卷” |
李润敏 |
26 |
山东艺术学院 |
以夜宿文化建设推动学风涵育探讨——以艺术院校书法专业宿舍文化为例 |
谭玲玲 |
27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艺术类院校“专业+实践”的双向育人模式新探索 |
褚丁庆 |
28 |
山东工商学院 |
咫尺间,伴你走出青春“贷”价————记一个每天打卡报到的学生 |
王 密 |
29 |
山东交通学院 |
让胸前的党徽时刻熠熠闪耀——针对学生党员入党后滞泄行为再教育的思考 |
孙翠翠 |
30 |
山东警察学院 |
疫情防控显大国担当 网络思政铸忠诚警魂--基于山东警察学院某大队网络思政教育实践 |
李艳霞 |
31 |
山东政法学院 |
让爱成就梦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而掉队 |
李 青 |
32 |
齐鲁师范学院 |
送你一朵小红花——记一个学业预警学生的“逆袭” |
孙亚楠 |
33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校企合作专业毕业生的精准帮扶与就业指导 |
王 浩 |
34 |
山东女子学院 |
四个多一点,情暖毕业季——疫情期间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案例 |
魏宝懿 |
35 |
德州学院 |
以蛹化蝶”---班集体的成长之路 |
王志坤 |
36 |
潍坊学院 |
四力齐发组合拳,网络思政云战“疫”重大疫情突发背景下辅导员网络育人案例分析 |
齐 晶 |
37 |
泰山学院 |
面子值钱还是里子值钱——让大学生的消费关切从“物质”回归“人” |
刘 慧 |
38 |
滨州学院 |
党建化春风 桃李满院开--“党建+”教育模式下班团建设实践案例 |
赵望锋 |
39 |
菏泽学院 |
新时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索--“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导师制”构建实践 |
初汉平 |
40 |
济宁学院 |
最后一次主题班会—防疫背景下毕业生平安离校网络主题班会 |
赵 燕 |
41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体系探索 |
郑业萌 |
42 |
山东管理学院 |
传承民族精神,勇担时代重任 |
董梵雯 |
43 |
枣庄学院 |
需求理论下的国防教育价值引领实践探索 |
王艳丽 |
44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探索“教学+体验+互动”主题团日活动模式——以《强国梦》桌游知识竞赛活动为例 |
张纪新 |
高职高专(民办本科)组(共86项)
一、一等奖(16项)
序号 |
单位 |
案例标题 |
作者 |
1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积极心理“三步法” 自主点靓心动力——“阳光护航”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计划实施案例 |
任永友 霍 焱 |
2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六步解困 七心关爱 八方支持 助力学子从“绝望人生”逆袭“本科之路” |
魏晓旭 |
3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
“学四史、燃青春、筑梦想”——实施大学生学“四史”教育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
王晓天 刘雅惠 |
4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
“123步走”工作方法探索班级建设新模式 |
苑晓丽 |
5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
生如苔花 傲然绽放——残疾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案例探析 |
王俊力 |
6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12345”工作法帮助学生冲破失恋的茧,化成美丽的蝶 |
马小静 |
7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
一条主线,双轮驱动,多方协同,爱筑未来——后疫情时代下特殊学生工作案例 |
李佳晨 |
8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
“民族匠心”育时代新人,“薪火相传”铸育人品牌 |
王海婷 |
9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一平台五体系,打造协同创新生态圈 |
王文亮 |
10 |
潍坊职业学院 |
青春筑梦,留守希望—打造社会实践育人“七彩”支教品牌 |
鞠 峰 |
11 |
威海职业学院 |
直面情殇之痛,在春天相陪成长——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树立与引导 |
尼雅琼 |
12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筑牢学风建设根基——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促大学生成长成才 |
薛 琼 |
13 |
青岛滨海学院 |
新冠疫情背景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
乔海祥 |
14 |
青岛黄海学院 |
让志愿之花遍地开 |
齐文彬 |
15 |
潍坊科技学院 |
“五心共育”,培养新时代文明大学生----潍坊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处主题教育工作案例 |
李俊英 徐友信 吴桂坤 刘增武 陈 堃 |
16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
“云端”关爱 从“人”到“众”——疫情视域下基于心理调适的高职班级学风建设新体验 |
王 颖 |
二、二等奖(31项)
序号 |
单位 |
案例标题 |
作者 |
1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送你一朵小红花——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类新专业班级文化建设 |
王 雪 |
2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求职“小白”变形计——疫情期间线上指导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 |
董家秀 |
3 |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打好抗疫“舆论战、文艺战、思想战、实践战”——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
宫亚文 |
4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以“培养职业素养、打造铁的纪律、锻造工匠精神”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
杨 蕾 赵 婷 陈 媛 |
5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从天而降的剪刀——一件看似简单的物品损坏赔偿事件 |
姚庆昊 |
6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辅导员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宣讲网络直播的工作案例 |
颜晓辰 |
7 |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聋人大学生网络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
侯玉姣 谢春宇 |
8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聚焦“六导”,打造全能先进班集体 |
刘泽宇 范 林 |
9 |
青岛港湾职业学院 |
唤醒仍在大学“装睡的你” |
杜元贞 |
10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匠心筑梦 实干兴邦——工匠精神培育辅导员工作室的探索与实践 |
隆娜娜 费晓玉 |
11 |
淄博职业学院 |
“信”动力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
朱 琳 |
12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
“三维两库双循环”驱动,让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
魏静静 |
13 |
枣庄职业学院 |
把团小组建到宿舍里——问题学生团小组教育转化案例 |
孙晓康 |
14 |
东营职业学院 |
以辅导员工作室创新推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李万立 |
15 |
烟台职业学院 |
你砥砺前行,我倾心相助 |
李云霞 |
16 |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
兴趣使然 德技双馨中促学风建设 |
魏彦波 |
17 |
潍坊职业学院 |
构建“一心三环双融合”劳动教育体系,引领专业学风建设 |
陈大雷 |
18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定向培养士官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课程体系的探索实施 |
韩玉竹 孟 强 |
19 |
威海职业学院 |
从普通大学生到西藏戍边官兵的蜕变——让青春在绿色军营中闪光 |
赵 楠 |
20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建功新时代 青春志愿行——“水利小屋—1+4+N”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项目 |
李 辉 |
21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精准滴灌”让资助育人扎根开花 |
代 艳 |
22 |
临沂职业学院 |
温暖心灵 向阳花开——以爱的教育指引学风建设的案例探索 |
吕士华 |
23 |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
“四位一体”开新局 立德树人育英才 |
代佳原 |
24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化改革的探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表单+”育人工作案例 |
李克强 |
25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种好“劳育”花收获“粮心果——“1731”劳育模式下班风建设案例 |
王学强 |
26 |
青岛黄海学院 |
小小维修大大思政 |
赵绍利 |
27 |
烟台南山学院 |
情系考研生,助推考研梦——为学生考研保驾护航 |
王家文 |
28 |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
连续七年实现新生学业规划指导全覆盖 |
张红旗 |
29 |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校内+校外”齐发力助推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
梁维江 |
30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
构建“三层级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四创”能力 |
姜 曼 |
31 |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
携笔从戎 耀眼“国防绿”--记一名高职学生从校服到军装的思想改变 |
刘 茹 |
三、三等奖(39项)
序号 |
单位 |
案例标题 |
作者 |
1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搭建学生事务服务平台 |
于 昕 祖 琦 |
2 |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思政教育云端筑巢——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
宗延雷 |
3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学习、服务、传播——线上线下“3S”多措并举,创新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 |
李秀华 |
4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
双轨多元助力逐梦 多措并举共度疫情 |
吴 蕊 |
5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
疫情背景下“三位一体”的班级心理辅导 |
杜柯萱 |
6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精准联动帮扶主题教育案例 |
朱建波 |
7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注重学生特长发挥,是建设优良学风的有效途径 |
赵勇刚 郑 政 |
8 |
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疫情期间一名毕业生就业指导案例 |
马 茜 |
9 |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公寓思政介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实践——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孟 鹏 |
10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精准防控有效应对 人民至上关爱学生——在校生确定为间接密接者的应急处置 |
朱思伟 |
11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
“1+2+X”育人新模式——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
孙小睿 |
12 |
淄博职业学院 |
西域的来客——喀什定向学生管理工作日志(1+4金种子关爱工程) |
邢 钊 |
13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
战“疫”中感受网络思政的育人魅力 |
张 红 |
14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
以党建思政引领团建发展 |
阎 晗 |
15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用好“快、准、暖” 工作法 确保校园突发事件有效干预——记一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案例 |
张 林 |
16 |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固本强基夯堡垒,党建引领促育人——“四项工程”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索与实践 |
崔亚男 |
17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构建 “一体五翼四像”育人平台,开拓思政育人“第三课堂”——“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系部公寓党建育人的案例分析 |
胡 伟 |
18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辅导员谈心谈话中“情·理·法”的运用——一名心理问题学生的蜕变与启示 |
吴 栋 |
19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登上“学习强国”平台的劳动教育“云课程”——疫情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
丁兆永 |
20 |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
“三引导,三服务”助力学生就业创业 |
张一帆 |
21 |
威海职业学院 |
不畏浮云遮望眼,理性走稳就业路——疫情背景下毕业生“慢就业”的处理与思考 |
刘 艳 |
22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发光者也需要被关注——对一名优等生就业帮扶的实践探索 |
山 淼 |
23 |
临沂职业学院 |
烹饪“文化家常菜”——以文育人 立德铸魂思政实践教学案例探究 |
李海蓉 |
24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厚植党的理论优势 凝聚青年奋斗力量——学生骨干理论学习“三创五环”提升工程工作案例 |
王凯颖 |
25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
携手同行,带你走出网瘾的漩涡 |
王文静 |
26 |
山东协和学院 |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大学生职业规划案例分析 |
赵 杨 |
27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我的未来不是梦——全国首批职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之路 |
杨 振 |
28 |
青岛滨海学院 |
讲好公寓故事,传递奋进力量——青岛滨海学院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探索 |
丁 磊 |
29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立鸿鹄之志,成天下英才 |
张 旭 |
30 |
山东华宇工学院 |
“四维一体”指导模式,护航学生适应新环境 |
叶红艳 |
31 |
山东外国语职业大学 |
着力“三个转变”构建军训场上“思政育人第一课” ——军事训练促思政育人工作案例 |
庄宿军 蒋 博 |
32 |
泰山科技学院 |
“心心”向荣,第二课堂与心理健康的融合——告别适应性障碍,迎接美好明天 |
赵 凯 |
33 |
青岛城市学院 |
甘当疫情心霾中的一束光——柔性重建“班草开心果”的防御心墙 |
李 婕 |
34 |
烟台理工学院 |
积极建设班级软文化,构筑学生精神新家园 |
杜 娟 |
35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
宽严相济筑牢疫情防控阵地 以心育人师生共建平安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辅导员一管二服三融合的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模式 |
张 萍 |
36 |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
对“00”后贫困家庭高职生思想扶贫的干预案例 |
乔俊杰 |
37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
让老师以“党员”的身份走进学生当中——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党员联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
孙倩文 |
38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
春风化雨要从力所能及的点滴改变开始 |
李增华 |
39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班级建设案例分析 |
李德安 |
编辑:孙悦琛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