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开启 本科缺额和专科计划一并填报
发布时间:2022-07-27 09:19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作者:刘金震 A+A-
-分享-

  7月26日起,我省高考进入新一轮志愿填报,以普通类常规批关注度较高。据了解,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含未完成的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符合条件的考生同时填报本科缺额计划、专科计划。不过,本轮普通类常规批剩余本科计划不多,共76个本科计划且多有分数线要求。

  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

  本专科专业计划一并填报

  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28日(每天9:00—18:00),包括未完成的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均可参加第2次志愿填报,可同时填报本科缺额计划志愿和专科计划志愿。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包括本科和专科志愿在内,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96个。

  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同时,公费专科医学生也包含在96个志愿之内。“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职阶段招生,总成绩达到或超过普通类一段线下50分(即387分)的考生,可在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时填报,同样也包含在96个志愿内。

  对于计划填报本科专业计划考生而言,包括山东大学等高校在内共76个本科计划,不少院校专业对高考成绩提出要求。比如,山东大学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的考生,夏季高考成绩须达到或超过567分。部分高校部分专业对性别、单科成绩、面试、语种等有要求,或者对考生高考体检结论有要求,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艺术类专科批志愿填报

  平行志愿可填报60个志愿

  艺术类本科批第3次志愿7月26日填报,省招考院公布本科缺额计划显示,本科批统考第3次志愿计划剩余100个计划,分布在山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11所院校当中;本科批联考第3次志愿还有2个计划,具体招生院校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批校考第3次志愿剩余151个计划,分布在四川传媒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18所院校当中。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9:00—18:00。

  与此同时,艺术类专科批志愿填报工作已经启动,填报时间为7月26日-28日(每天9:00—18:00)。考生达到艺术类专科文化控制线(150分)方可填报,填报使用校考成绩的高校和专业,考生须具有该校相应专业校考合格证。使用校考成绩的高校及专业只能填报1个高校和1个专业志愿。其他专业分类别实行平行志愿,按“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填报,考生每次志愿填报数量不超过60个。

  春季高考专科批志愿填报

  专业类别须与考试类别一致

  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9:00—18:00,资格线为首次确定的春季高考本科相应专业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线下50分,填报的专业类别须与考试时的专业类别一致。院校专业计划显示,滨州学院环境工程专业1个计划;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尚有25个计划,分布在汽车服务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物流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校企合作,与山东广电视觉科技公司合作)、酒店管理(校企合作,与洲际酒店集团合作)专业。

  值得关注的是,春季高考专科批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6日—28日(每天9:00—18:00),春季高考现代农艺等38个专业类别专科批志愿填报资格线均为150分。成绩达到150分(含)可填报相应类别的专科志愿。填报春季高考志愿时,考生填报的专业类别须与考试时的专业类别一致。春季高考专科批次可填报20个高校平行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应根据个人意愿从高到低排好序,并尽量填满20个志愿,增加录取机会。(来源: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作者:刘金震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2025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班举办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08-01 08:45山东省教育厅

开始征集!全省青少年学生阅读荐书活动来啦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

08-01 10:58山东教育发布、山东教育社

山东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启动

山东省 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工作今天启动,工作将持续到 9月12号。

08-02 09:48山东电视台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