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沙尘暴,流量,身份证……”3月1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一间讲堂里, 一群即将奔赴新疆的大三学生正在奋笔疾书着支教前辈们现场传授的支教“技能”。
明天,这些还未走出校门的学子就将奔赴四千公里外的新疆喀什地区开始一学期的支教生活。 为了让学生们能在新疆顺利地开展支教实习,学校找来了武冕等几名有过支教经历的学长和大家分享支教经验。“语言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那边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习惯说维语,大家要有从最基本的拼音开始教学的心理准备。”武冕在介绍自己的支教经验时说,“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以身作则,把汉语说规范。” “新疆的孩子都很热情,他们会在下课后围到你的身边,问你各种各样的事情,特别天真。”武冕打趣地讲,“看似热情的他们其实都很敏感……”在给师弟师妹们介绍在新疆生活和教学的建议时,武冕特别讲到了自己在支教过程中的一件小事,“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女生,学习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一次找她谈话,我还没说什么,女生就哭了。课后我去找班主任聊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女孩的父母都不在身边,这也使她的心思比较敏感。所以不能过于严厉地要求他们,更重要的是育人。” 据记者了解,此次援疆实习支教团共80人,是通过学生自主报名,全校公开选拔的方式筛选而出的。80名学生分别来自12个学院,涵盖了中小学课程的各个学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支教团体中有30人就是新疆籍。 2016级化学化工与科学学院的杨耀是此次支教团的班长,他在讲到自己即将要去喀什支教时脸上满是期待,“师哥师姐们在新疆支教的经历让我备受鼓舞。其实自从我决定当老师的时候,我就希望毕业后能去新疆这种教师资源比较匮乏的地方当老师。我想去看看这些地方的学生是怎样一步步被培养起来的。这次的支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我直面一些作为一名老师或者班主任才会遇到的问题。” 会上,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满宝元为援疆实习支教团授予旗帜,教务处处长毕华林对援疆同学提出了几点要求,同时嘱托学生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据山东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实习支教团将于3月2日统一前往新疆喀什,进行为期4个月的支教。
作者:张熙
编辑:张熙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