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校际间的异地同步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步课堂在为教师互助教学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其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工具。如何利用该系统开展“同步教研”,让教研活动发挥最大作用?
近日,一场形式创新、别开生面的全市化学教研活动拉开了帷幕。青岛市各高中化学教师准时在各自学校的同步教室,通过网络视频共同开始培训、教研和观评课,
为更好的掌握同步课堂的使用方法,来自华师京城网络的技术顾问魏珞老师为各位老师简单进行了《青岛同步课堂应用培训》。从同步课堂是什么到同步课堂可以做什么进行了详细讲解。使老师们深入了解同步课堂的应用以及具体功能的使用。
郝倩老师首先带来了市级公开课《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郝倩老师从新课标出发,设计了学生探究活动,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体验和总结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展示了良好的学科素养和实验能力。
随后,来自即墨区实验高级中学的宋歌老师带来了城乡交流课《以Fe2+为载体的高三实验复习探索》。宋歌老师从化学魔术实验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从Fe2+的检验鉴别到Fe2+的定量测定,学生从考题中提炼知识点到亲自动手实验,强化了滴定操作、读数和实验原理的认识。最后,宋老师揭秘了引课魔术的化学原理,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了总结提升。
本次教研活动,采取了异地同步课堂形式,真正实现了实时在线、多点接入、远程同步,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尝试与突破。目前,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青岛市“同步课堂”教室已经覆盖了约750所学校。后续,相关部门和学校将继续开发同步课堂的系统功能,以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为中心,持续探索一条以信息化为引领,探索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路径。
面对复杂的教学,教师的隐性经验知识变得尤为重要。市教科院借助同步课堂发挥信息技术与教研深度融合的便捷优势,挖掘其同步教研功能,助力学科均衡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建、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教科院将继续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不断促进城乡、校际教师、学科间的深度沟通交流,使他们在教研活动中构建学习实践共同体,提高教学质量,助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