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泰安 > 正文
新泰:为农村教师队伍“强筋壮骨”
发布时间:2022-06-20 14:0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刘玉国 A+A-
-分享-

  教师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第一资源。只有着力建强队伍、优化配置、正向激励,才能让农村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新泰市不断在机制上寻求创新突破,激活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

  “四个一批”盘活教师队伍资源。确立每年核定一次教师编制和“四个一批”教师补充机制。2021年采取“招考一批、顶岗一批、回引一批、返聘一批”的方式,补充教师460名、顶岗实习591人次,做到了有缺即补、按需补编。今年,研发创建“教师智慧管理平台”,把全市各学校的课程设置、岗位管理、任课安排及教师年龄、学历、课时量等基本信息录入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掌握师资配置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市统筹调配。今年以来,共向农村中小学调配教师160多名,优化了基层学校的年龄层次和学科结构。

  “轮岗支教”向薄弱学校倾斜。采取交流轮岗、“三区支教”、干部下派等方式,畅通城乡教师交流渠道,提升农村学校治校能力和教学水平。今年,进一步明确偏远乡镇的偏远学校为支教重点区域,集中力量派员帮扶、以优带弱,促进城乡学校共同提升。近5年来,累计向农村薄弱学校选派支教教师1780名、名班主任名校长159名,有力地推动了城乡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升。今年以来,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闫素珍坚持团队引领和学科带动“两手抓”,依托由其主导创立的“和乐”班主任工作室,先后主持省级课题3项、泰安市级课题3项,组织班级管理论坛5次、课程思政研讨会4次,引领农村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教育教研等方面获得了全面提升。“作为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把农村班主任队伍带好,我们责无旁贷。”她说。

  “借力引智”打造“乡村名师”蓄水池。开展师德师能“双提升”行动,建立“研学训赛”一体的教师培训机制,与山东师范大学等6家单位合作,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经费,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今年,与山东女子学院合作举办的首届学前教育专科提升班毕业,248名幼儿教师取得专科学历,全市幼教队伍的综合能力实现大跃升。与齐鲁教育研究院合作,为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进阶式”培养骨干教师,每个乡镇挑选30名一线教师组建“强师赋能研修班”,通过名师授课、名校研修、专家指导、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利用两年时间进行系统性、跟踪式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扎根基层、业务精湛的乡村教育名师,辐射带动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多劳多得”立起“干事创业”风向标。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三项”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长效联动、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聘任管理和分级聘任三项制度,在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同步调整,且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同时,每学年进行一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对不上课、不能上课、课时量不足的封存现有职称不再聘任,打破原有的“大锅饭”格局;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结果,每年拿出教师总数20%的名额,聘任到高一级或高两级岗位,为2000名左右教师兑现工资待遇600多万元,充分发挥制度的正向激励功能,切实做到多劳多得、绩优酬高,调动起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刘玉国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泰安:非遗传承点亮“红石榴学堂”

风吹麦浪,蝉鸣声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的“红石榴学堂”里清凉宜人。10岁的小浩(化名)正捏着剪刀,在红纸 ...

08-06 10:14中国教育报

泰安市泰山区:以系统思维破解校外培训监管难题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在抓好校内教育提质增效的同时,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校外培训常态长效治理,通过完善机 ...

08-12 15:35中国教师报、泰安教育

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5年8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泰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义务教育招生 ...

08-13 11:07泰安教育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