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泰安 > 正文
2023泰安教育十大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4-02-02 09:22 来源:泰安教育 A+A-
-分享-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2023年,泰安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质量、保安全、办实事、解难题,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今天,小编带大家通过10组“关键词”回首2023年泰安教育的“高光时刻”

  关键词一:党建引领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开展“强师德、正师风、作表率”实践活动,全市教育系统创建省级“样板支部”3个,创建“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省级示范校7所,创建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省级新兴领域优秀党组织书记工作室1个。

  关键词二:德育创新

  创新实施“首课思政负责制”,全市5.1万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60余万学生从中受益,构建起“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的思政教育格局,工作做法被教育部《教育要情》及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刊发报道,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大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国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关键词三:改革赋能

  落实市办普通高中主体责任和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责任,完成了主城区18所中小学校、2033名教师的划转,理顺了主城区办学体制。高标准建设的泰安三中新校正式启用,高中招生“同城同权”政策充分落实,1.7万应届初中毕业生享受到改革红利,主城区高中教育更加均衡公平。

  关键词四:质量核心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整合全市教研力量,组建400多人的学科教研高质量团队,建立了市、县、校三级联动培优机制。开展高初小衔接教育教学研究,成立28个衔接教育教研共同体、120个学科联盟,建立了人才早期发现、多元选拔、贯通培养、科学评价、长期支持的机制。

  关键词五:城乡均衡

  城乡投资2.7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所、幼儿园10所,投资7.34亿元建设学校薄改提升项目93个,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全域开展强镇筑基行动,覆盖327所学校和幼儿园。深化集团化办学,成立84个教育集团,辐射707所中小学校,交流干部教师1564人,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关键词六:学前普惠

  通过应规尽规、应建尽建、集团化办园等措施,提升学前教育公办水平,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2.93%,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8.56%,新申报省级优质园277所,全市优质园占比56.39%,幼儿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七:校城融合

  建立高校专家、科技成果、人才“三张清单”,发布高校专家2097人,科技成果、发明专利685项。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建设科创平台60个,成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研发)中心26个,达成校地校企合作协议30个,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0余项,组织开展校城融合成果现场观摩活动,有力提升了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关键词八:师资队伍

  招聘引进教师1165人,有效改善了教师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构建市县校三级教师(校长)培训体系,拿出400多万专门用于校长教师培训,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41个,累计培训校长教师8.4万人次,安排200多名校长教师到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研修。

  关键词九:为民服务

  持续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全市44.4万名学生受益;建成泰安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平台,对食材配送、资金运作、食品安全“全流程”实时监管;投资1251万元建设食堂提升项目25个,102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营养健康、质优价宜的就餐服务,40.6万余名学生幼儿受益,全市学生吃上廉价放心餐。

  关键词十:安全稳定

  建立市县乡村校“五级联动”的安全工作机制,投入3732万元用于校园安全建设,抽调6名业务骨干全年下沉一线,“县县到、校校到”开展全覆盖督查,检查9个县市区、609所中小学校,累计发现整改问题2596件,学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2024年,泰安市教育局将锚定“抓改革、增活力、提质量、保安全”总目标,聚焦教育扩优提质、学生五育并举,步履坚定,奋勇向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2025年枣庄市中考成绩及录取结果查询

由于查询人数较多,查询系统可能会出现繁忙的情况。请考生和家长可以多次查询,尽量选择在非高峰时段查询。

07-04 14:43枣庄市教育局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