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打通合作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04-06 11: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邹燕语 A+A-
-分享-

  家园沟通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沟通能使家园关系更融洽,能让家长更加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家园沟通的程度和效果影响着幼儿园工作的正常开展。毋庸置疑,家长大都有一定的教育意识,但教育方式方法不一定科学。鉴于此,威海市环翠区宝威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与家长开展专项活动和系列亲子活动,以提高家园双方的沟通能力,打通合作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微信和钉钉群架起家园合作之桥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幼儿园充分利用微信和钉钉群,并将它们作为重要的家园沟通方式。可以说,微信和钉钉群架起了家园合作的之桥。教师和家长利用手机的微信功能建立了家园联系群,微信群让教师和家长成为联系紧密的朋友,形成一个共同体。同时,它还成为双方交流探讨、分享经验的平台。教师与家长可以像朋友那样在网上沟通,发布消息、上传照片或视频,相互了解,掌握最新的动态,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帮助幼儿园提升教育效果。

  作为园长,我经常向教师和家长分享工作感悟。我还把自己发现的不良现象记录下来并整理成短文,发布在家园联系群里,然后和他们探讨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例如,很多老年人背着或抱着孙子或孙女来园,而不让四五岁的孩子自己步行;天气稍有变化,孩子仅仅咳嗽了几声,一些家长就给孩子请病假,然后带着孩子去医院输液。为让家长们易于接受,我给他们讲了童话故事《水晶姑娘》。这个故事引发了家长们强烈的反响。事后,一些家长说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趁机发动全园教师与家长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孩子是未来的花朵,需要经风沐雨。得知家长们的表现后,我很开心。我知道,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言行。

  幼儿园还成立了“网上家长学校”,倡导教师和家长们利用手机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学习、交流。他们对此都很重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家园共育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了。

  开展家访,使家园关系更和谐

  每名幼儿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教师和家长都要拿出全部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来善待他们。鉴于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不相同,家访就成为教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通过开展家访,教师们知道园里共有40多名幼儿生活在特殊家庭里,他们的父母或者离异了,或者外出打工了,只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

  众所周知,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教育方法往往不科学,即重养不重教,溺爱孙子或孙女。因此,我有的放矢,引导教师们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注重做好特殊幼儿的教育工作,把特别的爱给予特殊的他们。不久,教师们摸清了特殊幼儿的家庭成员情况、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等,为他们制定了科学的帮扶方案,并且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由于这些特殊幼儿得到了教师的悉心呵护,因此教师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赞扬。

  开展探究活动,密切家园关系

  幼儿园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多方讨论、验证和征集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教师们决定以探究活动为抓手,将户外游戏、幼儿园常规教育、家庭亲子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融为一体;同时,把亲子活动作为切入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家长参加家园合作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更新了自身固有的观念,弥补了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的不足。

  在实践中,幼儿园整合多方资源,寻找适宜的途径,在季节变化、主题活动内容、家长特长、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情况等方面融入节日教育、家教指导、娱乐活动,设计并组织了形式不同、特色鲜明的亲子活动,比如家长开放日、毕业典礼、家长来园助教、亲子运动会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幼儿园的品牌特色,丰富了园本生活课程内容。(作者单位:威海市环翠区宝威幼儿园)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邹燕语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肥城市湖屯镇第一中心幼儿园:科学幼小衔接 助力孩子成长

肥城市湖屯镇第一中心幼儿园积极践行科学幼小衔接理念,从身心、生活、学习等多个维度发力,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铺就一 ...

08-04 10:3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农村幼小衔接,如何让家长“唱主角”?

当农村幼儿园逐步推动教师转变儿童观、课程观并初见成效后,我们察觉到农村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缺位现象比较严重,甚至部分家长的 ...

08-15 11:08《山东教育》(幼教园地)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