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途径 提升学科素养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0-08-03 13:5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凤娇 吴赛娜 A+A-
-分享-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改变与调整,引入崭新的教学形式,对教法、学法进行升级,增强教学的契合度,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认知,增强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

故事导学,营造开放学习氛围。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思维缺乏灵活性,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相对较弱。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阻碍因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着手。导入环节是激趣的良好契机,对教学有极大帮助。如果教师能够引入有趣的小故事,调动学生的听觉,学生的思维就会启动,他们对学习的探索欲会上升到崭新层级。例如,在教四年级下册《说话要算数》一课前,我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了调研,并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引导。我说:“今天,我让大家担任小法官的角色,请大家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对这件事进行公正的评判。”学生听得饶有兴致,再学习相关知识就顺利了。

情境演绎,搭建多元交互平台。道德与法治课不是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给学生以思想启迪,矫正他们的错误认知。在选择教法时要灵活多样。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欠缺的是综合能力,心理素质较差,不愿意参加活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演绎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例如,对《买东西的学问》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不感到陌生。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我设置了情境演绎的游戏。情节梳理、角色分配、实践演绎……一系列活动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一开始,学生因为害羞,可能会有排斥、畏惧心理。鉴于此,我与学生共同参与,并且做到多鼓励、多表扬,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受到影响,逐渐参与其中。情境演绎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对农村学生产生了显著的激发作用。

贴近生活,彰显学科价值属性。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学生生活有很多契合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将其融入课堂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教学的实效性。要想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具体施教时就必须对教学因子进行综合考虑,布置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时,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步入正轨,教学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例如,在教《我们的衣食之源》一课时,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我带领学生来到田间地头,观察粮食作物。可以说,这样的学习形式更符合农村教学实际。“这是我家的田地,这里种的是玉米,那里种的是高粱。”由于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的农业知识,因此能够滔滔不绝地讲述,学习和探索的热情高涨。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教法创新。教师要采用时政导学、情境演绎、接轨生活等方式,为学生学习创造最好的条件。这样坚持下去,就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桥西小学)

作者:张凤娇 吴赛娜

编辑:周玉森 孟庆鹤(实习)

相关阅读

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五指”攥成拳,育人齐发力

如今在城西小学,最动人的不是奖杯,而是每个孩子眼里的光,那是被信任、被激发、被全面呵护的成长之光。

09-01 09:21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

六十校庆遇开学!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以 “历史与使命” 思政课启新程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09-01 14:31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

济南东河小学开学第一课:“兵妈妈”深情开讲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

09-01 10:38济南市东河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