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青少年劳动观念淡薄,不以劳动为荣、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也不会劳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么,教育者如何通过劳动教育改变这些不良倾向,从而在劳动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这里,山东省潍坊经济开发区双杨店初级中学就以自身的探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双杨店初级中学(简称:双杨初中)地处潍坊市区北部,省级东篱田园综合体内,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公办乡村中学。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校外资源,加之办学者长期所坚守的固本思想,为双杨初中实施劳动教育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其主要做法有:
更新观念,按照新时代要求重新定位劳动教育
由于学习压力,加之其他因素,部分学生受到家长溺爱,从小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和意识淡薄,对“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类”缺乏认识,对劳动从内心缺少必要的尊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帮助他们更新观念,进行劳动理念及意识教育。学校在按要求开足开全劳动课程的基础上,创新性开展了各种劳动主题活动,在全校创造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是“劳动创造了美”的浓厚教育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大量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等正面教育方式,加大对初中生劳动理念的灌输,敦促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如通过讲四大发明、讲袁隆平、讲爱迪生......用这些众所周知的事实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历史。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劳动光荣,不劳无获的观念,纠正厌恶劳动、害怕劳动等不良心理。
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让劳动教育获得丰厚的生存土壤
课堂是文化学习的主阵地,部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和参与意识,大大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秉持开放性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导。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同年级设置了各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如初二每学期开展两次校外劳动实践,组织去社区清洁卫生,或去单位参加生产实习,完成的学生可获相应奖励,这样有效培养了讲卫生、爱劳动的意识。
推进其他学科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如德育、语文、历史等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态度的培养,理化生等教学中则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职业技能的培养。
开展劳动主题实践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劳动课程教学,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了,劳动能力增强了。此时,实践训练便显得至关重要。以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双杨初中不断创新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强化认识,纠正偏差......学校有意创设艰苦的劳动条件,以锻炼学生们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升其吃苦耐劳的意识。如通过开展挖土、施肥、锄草、小秋收、浇花等实践活动,对初中生进行意志磨炼,同时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
在劳动教育中“强身健魄”,实现全面育人
学生的劳动观念往往与其生活、身心状况互相转化,相互影响。例如,某同学身体素质较差,体弱多病,一听说劳动,其心理就会有压抑感。此时,教师应多关心他,尤其当其体力不支,完不成任务时,就会显得很难堪,教师此时应客观对待,分析原因,给其以安慰、鼓励,帮助他在劳动锻炼中实现强身健魄。在老师帮助下,同学们通过劳动课增强了体质,强健了体魄,又改善了生理及心理素质,劳动观念也得到质的飞跃。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更多地是美好,“劳动创造美”。劳动教育,不仅致力于观念培育,而重在教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美好和乐趣,养成一种现代“新生活”方式,学校的劳动教育就要让青少年学生懂得,美好未来要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并为之奋斗终生。双杨初中也正向着这一目标而努力和奋斗着!(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丁洪芳 董国霞 蒋洪娥 丁玉霞
编辑:冀春鑫
近年来,临沂罗西小学紧紧围绕“以和育德、以雅养正”办学理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全学科阅读为突破口,全力唱响“ ...
近日,泗水县实验小学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与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赴泗水县柘沟党史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