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如何激发乡村教育发展活力,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乡村教育的完美蜕变?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小学依托清怡小学教育集团教育高地资源优势,从管理模式、教学教研、特色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与集团总校深度融合、补齐短板,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先后荣获“滨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滨城区文明校园”、“滨城区教学质量提升奖”、“全国第七届小古文读写大赛金园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聚焦目标愿景一体化,把集团管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发展愿景
《清怡小学教育集团章程》从集团文化、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权利与义务、教学管理与科研、德育管理与家校合作等九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工作要求,为学校科学发展筑牢管理制度的“四梁八柱”。三河湖实验小学分校在集团章程统领下,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健全组织机构,推进学校的扁平化管理,实现制度“有温度”,管理“有力度”;全面规划了学校发展蓝图,结合自身实际,厚植养正沃土,打造独具乡村特色的“书礼”教育,着眼创建滨城区文明校园、滨城区美丽学校,内挖潜力、外引活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尽快发展为全区知名学校的目标。
聚焦学校文化建设一体化,不断挖掘养正文化内涵,创设育人环境,提升学校“软实力”建设
三河湖实验小学分校围绕集团“美以养正”核心办学理念,结合地域特点,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对走廊文化、班级文化进行精雕细琢,实现了墙壁能“说话”,草木能“育人”。通过开设开设古诗词、小古文等晨诵、午写课程,把校园铃声变成悦耳的“经典古诗词”吟唱,为“书礼”教育打造有力文化载体。学校把小古文课程设为校本课程,同时还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古诗词的学习积累,并制定了古诗词考级办法,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学校以读书节为有效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各类活动的育人功能,为孩子们打好快乐成长的健康底色。良好的文化环境,优雅的师生气质,成了这所乡镇学校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聚焦教师研训、教学模式一体化,实现智慧共享,激活乡村教育的源头活水
三河湖实验小学分校积极参与集团总校组织规划的集团师资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学期初,教务、教科主任参与修订集团新的备课制度,各学科建立集团学科群,开始进行集体备课;参与开展寒暑假备课说课展评活动,三河湖分校教师与集团东、西校区18名教师与进行“一带一”结对活动,通过帮扶实现教师快速成长。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分校老师参与了集团总校组织的希沃白板使用培训活动。集团总校针对三个校区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总体规划,通过集体教研创新备课、模拟视导落实模式、课例研究提升能力、结对帮扶助力推广等路径,让“‘学为中心’的五环三美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落地。2021年3月,集团派出18名教师与三河湖分校教师进行校际结对帮扶,助力课堂教学模式在三河湖校区的推广应用。
探索实施“首席教师工作室”模式,实现智慧共享,引领分校教师实现团队专业化发展
2021年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清怡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徐金青把姜延红、刘婷婷两名骨干教师送到了三河湖实验小学分校,这是继李慧丽、王琼、代倩倩三位老师支教一年后的又一次教师交流。
清怡小学教育集团根据滨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滨教[2021]6号)文件的要求,决定在三河湖分校建立数学、语文两学科首席教师工作室,派驻两名骨干教师任工作室主持人,引领分校的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徐校长对两位首席工作室主持人提出要求:要扛起重任,以身作则,深入教师的课堂,用实干精神引领分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清怡小学教育集团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依托未来学校标准实验校、全国精神文明校园的先发优势,完善集团章程、制定集团发展三年目标规划,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支持三河湖实验小学分校发展,在三河湖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着力实现乡村教育的完美蝶变!(通讯员 张迎春 李慧丽 )
编辑:白天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