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在临沂第十四中学,学生倾情歌唱《爱我中华》的温暖与美好,成为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该校位于临沂市兰山区城乡接合部,紧靠着两个回族聚居村庄,现有学生29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师生133人,涵盖回族、壮族、满族、苗族等12个民族。据此,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注重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引导任课教师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地域风情、民族风俗、文化特征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校还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将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中。如学校每年都会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体育节。
该校门口的口袋公园“琅琅园”,采取色彩明快、富有活力的设计风格,为家长接送孩子提供了驻留空间,也把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校外和家长群体。主要由师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到口袋公园为群众及家长宣讲国家民族政策、传播民族文化知识、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新学期刚入学的维吾尔族学生希仁布拉克•阿卜杜罗克曼,因为语言不畅,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偏少,缺乏自信,学习也提不起精神。发现这个问题后,教师注重创造各种机会让该生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仅两周时间,阿卜杜罗克曼就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在向小伙伴们学习汉语的同时,他还主动担起了“维语小老师”的角色。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李正华 魏克礼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