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潍城区芙蓉小学 “尚美教育”让学校靓起来
发布时间:2022-05-10 09:2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大鹏 A+A-
-分享-

       “春风轻拂,柳丝摇翠,花朵娇艳,鸟雀啁啾……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了。”复学第一天,潍坊市潍城区芙蓉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张正格外高兴。近年来,该校着力打造“尚美”党建品牌,根据地域特点及历史文化底蕴,从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德育一体化等方面推进“尚美教育”,从外到内靓了起来。

  建构“258‘尚美’”课程体系

  “自从学校开设了面塑课,我就迷上了面塑。现在,我不但做事越来越细心,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在全校“尚美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面塑小达人”称号的五年级(1)班学生赵子轩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在芙蓉小学,像赵子轩这样后来居上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得益于“尚美”课程的建构。

  近年来,该校基于“尚美教育”建构了“258‘尚美’”课程体系,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开发两条路径,形成了“五育融合”的八大课程,推动了课程形态、课程内容、课程与人的全面整合。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方面,学校推出了“语文+诗意”“数学+阅读”“英语+绘本”等特色课程,通过学科整合构建跨界课程,通过项目化学习方式,促进知识生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学校还创建了30多门校本课程。尤其是学校开发的“时间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道路上逐步升级,实现精彩的蜕变。

  谈到“尚美”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嵇玉梅介绍说:“‘尚美’课程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与才华,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锤炼他们的心智,使他们做到知行合一。”

  开发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母亲节那天,我给妈妈做了贺卡,还帮妈妈干家务。看着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该校二年级(1)班学生孟繁睿在分享母亲节活动成果时说道。

  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尚美”节庆活动和“尚美”主题活动。“尚美”节庆活动以清明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如“我的最美妈妈”“做个爱劳动的好儿童”“尊老敬老我最美”等。“尚美”主题活动则按照月份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如1月为“综合实践月”,3月为“文明礼貌月”,5月为“热爱劳动月”等。

  “尚美班级”评选作为“尚美教育”的一个亮点,每月开展一次,让每名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和荣誉感。与之类似的树优评先活动还有“最美办公室”“最美级部”“最美学生”“最美教师”“最美家长”的评选。

  学校德育副校长黄涛说:“一系列的‘尚美’德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围。在每次活动中,学生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不行。现在,通过努力,我获得了‘每周一星’这个荣誉。这让我坚信:只要努力,目标就能实现。”二年级(2)班学生陈蕙怡获奖后感慨道。

  围绕“尚美德育”的目标,学校建立起一整套激励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与内容方面,“尚美评价”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值周小干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涵盖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兴趣态度、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在评价方式方面,以学生星级评价积分的方式进行,每周进行一次积分评价,评出“每周之星”;每月表彰一次“每月之星”,并进行“尚美卡”的奖励。学年末,根据得星数量、综合发展情况以及“尚美卡”张数评选“尚美少年”。

  “星级评价让学生每天都有目标,每天都有期待,每天都能体验到成长、成功的快乐。”该校四年级(1)班班主任李艳秋介绍说,“星级积分评价不但针对学生,而且针对教师。它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教研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王大鹏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