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陵城区第五中学:“非遗”邂逅“双减” 剪纸走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2-05-30 14:46 来源:《山东教育报》中学生版作者:陈静 张倩 A+A-
-分享-

德州市陵城区第五中学为助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剪纸社团就是其中一个。

初识剪纸   感受艺术

“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尖玩转一纸乾坤。”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陵城区的“朔之乡”剪纸更是声名远播。

剪纸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瑰宝,被称为“指尖上的智慧”。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不仅智力得到开发、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还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受艺术、学会审美。

老师示范教学

剪纸社团成立之初,美术老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精心设计学习序列,既向同学们介绍剪纸的历史、工具和审美意义,又躬亲示范,让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欣赏、表现和创造的情感活动,以此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小试牛刀   创意无限

第一节课,同学们虽然对剪纸一窍不通,但信心满满。只见美术老师拿起一张红纸对折两下,手持剪刀左右摆动几下,然后徐徐展开。

“哇哦,一个双喜字,太漂亮啦!”

“今天,我们就学习双喜字的剪法。双喜字布局严整,两个并列的喜字方正、对称,是中国民俗一绝……”美术老师围绕剪纸方向、比例等要素边讲边示范。

“老师,看我剪的双喜字!”心灵手巧的邵佳同学第一个完成剪纸作品,老师向她伸出大拇指,为她点赞。

老师讲解剪纸技法

当同学们陆续完成后,美术老师又进一步提出了新要求:“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双喜字进行一下创意设计?”同学们开动脑筋,或苦思冥想,或窃窃私语。他们手中的剪刀左右翻飞,不一会儿,一幅幅佳作便诞生了:有心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在口字上进行变化的、在字上添加装饰的…… 

活动结束时,卢明同学小心翼翼地把双喜字夹在书里,自豪地说:“老师,我决定了,下个月哥哥结婚需要的喜字,我承包啦!”话一出口,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传承创新   笃行致远

经过几周训练之后,同学们大多可以得心应手地剪出多种传统图案,但学习的兴趣却有些衰减。美术老师知道传承固然重要,创新也必不可少。

“今天,咱们剪个与众不同的窗花。”同学们听后立刻睁大了眼睛。“平时我们的剪纸都是平面的,今天我要让它立起来!”美术老师边讲解,边示范立体蝴蝶的剪法。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件件作品创意十足,脑洞大开!原来美轮美奂的剪纸艺术竟然如此神奇。

展示创作成果

兴趣提高了,同学们又开始行动了。他们各自拿出一张彩色卡纸对折,先勾勒出半个蝴蝶,然后在它的翅膀上加以点缀,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赋予它不同的外形。不一会儿,一只只充满活力的立体蝴蝶呈现在大家眼前。

“翦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从最简单的双喜字剪纸开始,到对折剪纸、团花创作、人物造型……他们用一双双巧手大胆创作、细致处理,将情感融入剪纸艺术,以剪纸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剪出一幅幅充满意趣的作品,传承民间艺术。

老师为同学们展示立体蝴蝶

“非遗”邂逅“双减”,民间剪纸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到剪纸的艺术魅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让非遗文化之花在校园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

作者:陈静 张倩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10-09 10: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10-09 10: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

10-09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