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课堂上,非遗传承人李震报正在教学生制作“祥龙”系列面塑作品。只见小小面团在学生的手中经过揉、捏、揪、挑等数十个动作,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龙”型面塑就做好了。
据了解,李震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面人”市级传承人,也是该校教师。学校开设了面塑非遗校本课程,以有趣的传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动手制作,观察作品的形状、比例、色感、对称感,提升了学生制作面塑的水平以及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在制作“面塑龙”的过程中,李震报首先收集关于龙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通过这些素材思考如何让学生把作品创作得更生动,同时为学生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他说:“今年是龙年,让学生用学到的面塑技艺创作生肖龙作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作者:李坤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