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让思政课为学生成长赋能
发布时间:2024-06-25 09:4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李永莲 戚万法 A+A-
-分享-

  5月11日,东营职业学院70余名师生走进黄河书屋,体验“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文化底蕴,以一首宏伟磅礴、激情昂扬的《黄河大合唱》歌颂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斗争精神。这是学校组织师生“走进利津、走进乡村振兴主战场”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不断创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和内容,坚持立德树人,让思政课为学生成长赋能,走出了一条纵深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子。

  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用伟大成就教育激励学生

  学校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及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确定教学计划时,优先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足开齐思政课程,充分保证课时,全面落实学分。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104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成立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讨、探索和实践,通过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在选用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思政课导学”课件、讲义、专题片等基础上,充分运用东营红色文化、校史资源,深入开展思政主题教育。

  拓展大思政课新格局 系统谋划一体化建设

  学校在建好小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规划“三整合”路径,拓展“社会大课堂”教学新格局。一是整合建设三类实践教学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地实践教学基地、革命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实践教学基地。二是整合健全思政“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机制,严格落实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少于1学分要求。三是整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力量,探索出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双向兼职制度。牵头举行东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双协同、双提升”建设签约仪式,与东营市教育局签订共建东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指导中心合作协议,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签订《“双协同、双提升”合作协议》,与东营市文旅局签订《“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与市内高中初中小学代表学校签署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协议。

  “六要素”建设师资队伍 切实保障主体责任落地

  通过教研室讨论、优秀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指导、教学能力比赛等,着力培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出台系列文件,大力实施师德师风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师德师风评议制度、师德师风舆情快速反应制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长效化。搭建“大师资”体系,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遴选优秀党政干部和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聘请思政课退休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青年教师的成长导师。选聘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和企事业单位专家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党委常委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学校思政工作进行研判部署,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保持沟通,促进工作。思政课建设成绩显著,学校入选《人民德育》“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建设示范校,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党支部获评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作者:李永莲 戚万法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四个前置”打造赛教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以深入研究和市场调研为指导,以教育部职业规划大赛为平台,创新赛教一体的生涯就业教育模式,前置机制保障、岗 ...

07-02 10:1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打造“青心禹共·石榴红”大思政品牌

近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该校教师马东在禹城大战旧址为学生授课。

07-02 10:3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 构建“联谊·共享·成长”新生态

 6月27日,“山外大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友服务平台全球上线仪式在高远楼707会议室隆重举行,标志着学校校友工作正式迈 ...

07-02 11:21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