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新高考”的教育教学体系
发布时间:2020-07-13 11:2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潍坊第四中学校长 韩忠玉 A+A-
-分享-

“新高考”改革突出了选择性,实行文理融通,引导学校推进综合评价,探索过程评价,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为此,潍坊第四中学从学校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学生生涯规划、教师专业成长、信心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课程建设开放多元,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新高考”必然促进课程改革。选课走班无论怎么选,无论怎么走,都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选课走班的配套制度建设,二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建设。潍坊四中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开放性的课程观建构现代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体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课程开发建设中心),由业务副校长统筹,教导处和级部具体负责,主要由学校学科教研室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课程开发实施。成立选课走班指导小组,由教导处主任、级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班主任组成,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选课。成立学分认定、学业评价小组,由教导处主任、级部主任、政教处主任、学科教研室主任、团委书记、班主任等组成,根据学生修习情况,对各模块按规定进行学分认定与审核。成立课程发展专家顾问小组,让这个小组负责课程发展的整体设计,及时解决课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课程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学校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支持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三大类组成。各类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核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支持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开发中心,制定符合“新高考”理念的课程规划设置方案,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打造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和生本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新高考”必然会引发课堂教学的变革。学校积极探索“新高考”背景下有效教学的路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提出“信心课堂”五项基本要求——备课环节精心设计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信心,课堂提问环节激励学生自信,课堂用语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自信,课堂气氛利于学生建立自信。教学上注重调动、唤醒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教师每天做到“三个一”:每天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至少和一名学生谈话,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

学校倡导教师学习借鉴开放式教学经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建设优质高效的信心课堂。在“三案六步”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倡导“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模式但不唯模式”,激励各学科教师大胆创新。

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新高考”背景下,融洽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师生关系紧张,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学校通过举办“信心教育大讲堂”等活动,引导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在课堂上轻松自如、自由发挥。

建立三级督导管理体系,加强学生成长综合评价

“新高考”促使学校必须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变革,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综合发展。学校建立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三级督导管理体系,坚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论英雄”,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级督导管理体系中的一级督导是校级督导,二级督导由年级负责,三级督导是学生的自我管理。三级督导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纠正,并把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实名量化制度进行记录汇总,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为了增强管理的高效性,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学校加强了两个机制建设。一是建立成长综合测评机制。结合学生学习、品德、纪律、卫生、体育锻炼、集体活动、社团活动等方面,依托三级督导管理体系实施实名量化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二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重视激励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化发展。定期举行“成绩优秀学生”“进步之星”“学习刻苦标兵”“月度之星”“才艺之星”“道德标兵”“年度人物”等奖项的评选,同时开展“校长与综合测评优秀学生合影”活动,真正做到通过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三级督导管理体系激发了学生成长的自信,营造了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习内驱力被激发出来了,综合成绩也就提升了,也就好管理了。

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开发学生潜能

为了加强学生的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学校开设了《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特色校本课程。《自我设计•自主发展》课程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关注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情感体验、生活实践,关注学生主体,面向每一名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专门成立了潜能开发中心,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开发学生的潜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

作者:潍坊第四中学校长 韩忠玉

编辑:周玉森 周添琪

相关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策略探析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 ...

07-11 10: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深耕“五优化”沃土 激活“五力”生长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教师成长生态圈构建方略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遄台中学以深入落实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 ...

07-11 10:54《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育心赋能”滋养学子向阳拔节——临朐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临朐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锚定“塑心健行,育德润才,助力临朐学子健康成长”的工作目标,大力实 ...

07-11 10:5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