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菏泽 > 正文
“双减”大家谈 | 孔祥岩:打好“组合拳” 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1-08-20 13:51 来源:菏泽市教育局作者:孔祥岩 A+A-
-分享-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聚焦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短视化、功利化、学生作业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双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是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的关键一招,也是缓解家长和师生对教育领域焦虑情绪的有效手段,更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菏泽市现有师生220万人,作为教育规模大市,更需要找准“小切口”、打好“组合拳”,确保“双减”政策在菏泽落地见效,为促进菏泽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图片

准确把握总体思路,打好“双减”政策宣传“引导拳”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政策的落实落地需要以对政策的全面了解、精准把握为前提。菏泽市聚焦中央、省有关精神及政策要求,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宣传,充分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深入研究“双减”政策,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做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并重。通过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对“双减”政策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自觉抵制不规范办学行为,自觉抵制师德师风违规行为,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内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通过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性,广泛宣传科学的教育观、正确的成长观、多元的成才观,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持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构筑全员参与推动“双减”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图片

抓牢抓实“五项管理”,打好学生课后作业“减负拳”

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系列通知文件,明确要求于2021年底取得初步成效。菏泽市坚持把“五项管理”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管理,通过规范化办学为政策落实提供保障。作业管理作为“五项管理”的重要内容,此次“双减”工作提出的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思路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从菏泽的教育教学质量来看,还相对落后,但在发展过程中不能陷入单一依靠过重作业负担和依赖校外培训的怪圈,而是必须突出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尤其是在作业管理方面,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构建有效作业评价机制,强化作业“质”与“量”的过程性监控,对个别学校存在的作业负担过重、质量偏低、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突出问题,坚决改、持续改。同时避免“减负=无负”的错误理念,而是应该在“减什么”“怎么减”上多下功夫研究探索,发挥好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

图片

齐抓共管从严治理,打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拳”

从全国范围看,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从菏泽范围看,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存在无证无照经营的情况,在加重群众教育负担的同时,较大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刻不容缓。全市教育系统将积极作为,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治理工作的支持,完善多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联动机制,加强联合部门执法力度,对违规校外培训机构“零容忍”;实现监管“全流程”,从机构的申请设立、审批许可、注册登记,到成立后经营的全过程、各环节,直至终止清算、注销登记,不留管理死角,实现全链条无缝隙监管。把握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委为抓手,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科学成才观,减少教育焦虑,回归育人属性。

图片

对接群众关心关切,打好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拳”

近年来,孩子接送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这既是社会热点,也是教育焦点,更是家长痛点。2019年6月,菏泽市开始全面推进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700余所学校(含教学点)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60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然而,课后延时服务“有”并不等于“优”,如何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提高学生及其家长满意度,逐渐成为了一项必修课题。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强化师资保障,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同时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协同合作,严格实行课后服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形成从申请审核、过程监督到成效评估的完整管理规则,积极发挥家长参与课后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建立可行的参与机制,促进家校共治。

细化改革创新举措,打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拳”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菏泽市作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更需要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下上一番苦功夫。坚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内容、策略、方法、机制研究,坚持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聚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效率,监督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注重防范学校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区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确保学生在校内能够学足学好。(来源:菏泽市教育局 作者:菏泽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孔祥岩)

作者:孔祥岩

编辑:周玉森 王广辉(实习)

相关阅读

教师节,菏泽市长给他们写了一封信!

菏泽市长:致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工的一封信

09-11 16:32菏泽日报

请拨打6885885!菏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开通

菏泽市教育局组织百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核心团队,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通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帮帮我”——6 885 885,通过 ...

09-12 09:32菏泽教育

杨雪品:做点亮母校儿童梦想的“校长妈妈”

8月31日,“黄河岸边·好人沃土”菏泽好人发布仪式现场发布了当选的63名菏泽好人,时任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王集小学校长杨雪 ...

09-22 08:3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