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个学期。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保障“双减”落实的重要支撑。日前,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山东师范大学汉峪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双减”政策,推出“4+1”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以课程之名,统筹课后延时服务管理,力争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教师认可。
据介绍,学校特别制定了6个流程作为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抓手:做足功课、做好谋划;研究政策,宣传动员;征集意见,项目遴选;提供菜单,分级选课;年级统筹、部门协调;过程管理,评估反馈。
据了解学校为课后延时服务设定了素养为本、安全第一、作业优先的课程目标。
在课程类别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主学习课程,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第二类是学校提供、学生自选的课程,即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为主要形式的学校特色社团活动。
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时间为正常上课日放学后到17:30 结束。
在课程实施方面采用“4+1”的方式,即4天作业指导+1天无作业日的社团活动。
学校还成立课后延时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课程管理,规范管理课程要素,保障延时服务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编辑:周玉森
8月29日上午,夏津县双庙镇中心小学召开2023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会,部署新学期工作安排,积极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2023年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西校区)举行“追梦在路上 奋进新征程”2023-2024学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