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推进实施大背景下,潍坊市坚持“办更有精度和更有温度的教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家长课程赋能家庭教育,更新家长观念,缓解家长焦虑,打造家校合育“潍坊模式”。2021年9月3日,《中国教育报》以《“双减”要缓解家长焦虑-山东潍坊通过家长课程推进家校共育》为题,推介了潍坊的探索和做法。
原文如下
↓↓↓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需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如何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设定对孩子的成长预期,达成家校“减负”共识,是当前“双减”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山东省潍坊市以家长课程赋能家庭教育,做法值得关注。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明确家长的课程需求。
潍坊市教育局委托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建设了“幸福路—中国家长移动学校”平台。基于平台,向家长用户发放问卷,收集家庭教育学习需求、学习形式等方面的反馈并做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能力提升课程。
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主线、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为内容,开发普及性、针对性、社会化三大课程。
普及性课程方面,在全市1300多所中小学开展“1年4次8课时”的常态化家长课程,开放线上“同步课堂”,方便家长随时随地学习。针对性课程方面,开发面向农村地区家长的“家庭教育乡村行”课程、面向衔接学段家长的“开学第一课”、面向祖辈家长的“银龄课堂”。社会化课程方面,组织市、县、校三级“父母大讲堂”公益讲座,并制作行为习惯、能力培养、情绪管理等11个主题的“家长教育微课”。
利用“家长接送区”做好政策宣传,通过社区教育协调员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潍坊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设立“家长接送区”,摆放家庭教育书籍、教育政策宣传册等供家长取阅。通过社区选拔聘任近200名具有丰富青少年家庭服务、社区实践活动经验的社区教育协调员,承担公益培训、政策宣讲等职能,了解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难题,及时疏导解决。
从“潍坊模式”到“山东经验”,山东省近20年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先发优势逐步显现,带着全国第一个家庭教育品牌、全国第一套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全国第一个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国第一个家庭教育行政科室、全国第一套家庭教育制度体系等成就,山东省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正迎来快速创新发展,人民群众正从家庭教育生态的向好发展中得到实惠,教育满意度和教育获得感不断提升,“山东经验”也正在为更多地区的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积极借鉴。(来源:潍坊教育发布)
编辑: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