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青岛 > 正文
胸怀蓝色梦想!青岛开创海洋教育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5-11-10 08:51 来源:《山东教育》(小学)作者:马勇军 A+A-
-分享-

  2024年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提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的殷切希望。这既是对一所大学过往贡献的肯定,也是对青岛开创海洋教育新局面的期望。

  创新高校海洋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与育人模式,形成高等海洋教育“青岛特色”。首先,海洋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须向深蓝拓维重构。传统的学科壁垒必须打破,以问题导向和前沿牵引催生海洋新工科、智慧海洋科学、海洋法政经等交叉融合学科方向。聚焦海洋观测、深海探测、蓝色种业、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建设一批具有显著引领性的前沿学科集群,形成一批面向未来的特色专业,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工程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让高校智力成为驱动蓝色经济的强劲引擎。其次,亟需构建具有中国气象、世界标准的海洋领域核心教材体系,将科技前沿与重大工程实践结晶及时融入人才培养。再次,育人模式须向“实践”深度转型。要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依托科考船队、深远海设施、临海试验场站及涉海企业,构建起“认知—实训—实战”递进式深蓝课堂。鼓励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海洋场景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厚植心系海权、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锻造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使新一代海洋科技人才既有过硬本领,又有蓝色情怀。

  海洋教育下沉中小幼学段,打造基础教育海洋课程与教学的“青岛样板”。青岛是全国中小学海洋教育开展较早和最有影响的城市之一。1998年,全国首家“少年海洋学校”在青岛挂牌成立;2003年,青岛市开发的《蓝色的家园》被列为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教材;2011年,青岛市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阶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2012年,青岛市教育局下发《青岛市蓝色海洋教育实验实施方案》。近年来,青岛市更是通过申报国家级教科研项目、评选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开办海洋教育论坛等方式大力加强中小幼学段海洋教育。基于以上背景,青岛基础教育人更应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精神,抓好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实现数智技术赋能,在海洋课程教材建设、基于海洋的跨学科学习、青少年海洋素养评价方面持续发力,在学生心中播下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种子。

  充分发挥青岛地域与社会资源优势,形成海洋全民科普的“青岛品牌”。青岛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和海洋科普场馆众多,如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产博物馆等,还有10多位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两院”院士,这些都是宝贵的海洋科普教育资源。要想实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跨越,一方面要培养海洋专业人才,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另一方面必须协同院校、场馆、媒体力量,面向全社会开展多维度海洋知识普及与海洋文化传播。面向民众普及海洋基本常识,逐步形成海洋发展观,使“敬畏海洋、守护蔚蓝”成为国民共识与自觉行动,为海洋事业培育最深厚的社会土壤。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充分利用海滨城市地域优势,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依托海洋教育传统优势,打造大中小幼一体贯通、全社会资源联合育人的海洋教育新体系、新生态,并通过成熟经验、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辐射带动其他地区,青岛海洋教育工作者责任如山、使命如海。要在学科重构、实践育人、协同攻关、开放合作与国民素养提升的生动实践中,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奋力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海洋教育新篇章,为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注入奔涌不息的深蓝力量。

  (作者 马勇军 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马勇军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3分钟1056次!青岛小学生曹馨月“跳”出世界冠军

“预备,跳!”随着母亲付珊珊按下计时键,12岁女孩曹馨月紧握手柄,双臂轻摇,绳影翻飞。训练计划表上,每天10组、每组1分 ...

11-04 15:42人民日报、青岛市教育局

公示!青岛这些中小学优秀德育品牌、班会案例上榜

近日,青岛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青岛市中小学优秀德育品牌、优秀班会案例公示》

11-05 08:45青岛市教育局

胸怀蓝色梦想!青岛开创海洋教育新局面

 2024年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提出“以科技发展、国 ...

11-10 08:51《山东教育》(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