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兴趣,从家长的用心开始
所有的家长们都知道阅读很重要,但是,阅读兴趣的培养却让家长们感到无比头疼。怎样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宝贝,可能是很多家长们都很感兴趣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从娃娃抓起
我的孩子是从5个月开始接触书籍的,我给他买的最早的两本书是《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和洞洞书《我会数一数》。没什么很特别的,唯一的特点就是比较厚,耐撕。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书在他的眼里就是一个玩具,跟其他的玩具并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两本书之后,我又陆陆续续给他买了很多类似的厚书,并充斥到他的玩具之中,他既会拿来咬,也会扔着玩,但是他不玩的时候,我就会拿着书在他旁边不停的读里面的内容,这个玩书的过程整整持续了7个多月。(说实话,中间我也特别着急,着急他为什么不看书,不过好在坚持总是有结果的。)从满一岁开始,他突然开始对书里面的内容感兴趣。当我读书上的内容时,他开始认真听,而且他听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个时候,我便开始给他开始买成套的书,我给他买的第一套书是蒲蒲兰的《小熊宝宝》绘本。这套书里面的文字不多,但每一页都是对一件事情的重复,当这套书几乎被他翻烂了的时候,里面的内容他几乎也就背过了。之后,我又给他买了第二套系列绘本“暖房子”,这套绘本一共有62本,我一直陪他读到将近三岁,对于这套书,他会要求我们家里所有的成人不停的给他读,期间我都有读到感觉“恶心”的时候,因为当一本书我们已经将开头和结尾都烂熟于心的时候,是很不情愿一遍一遍进行重复的。不过虽然内心比较排斥,但我们还是按照孩子的要求一遍一遍的给他进行重复阅读。直到他3岁的一天,因为我的一句玩笑话,他居然真的把《贝尔熊的新朋友》这本书从头读尾读了下来,这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当然在这期间,我还给他买了很多其他系列的书,比如小兔汤姆的故事、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歪歪兔系列、手电筒看里面系列绘本,还有动画类以及逛书店时,他要求买的各种类型的书。当然这其中有合适的,也有并不是很适合他读的。所以,对于孩子阅读的书籍,在家我都进行了选择性收纳,并没有把所有的书都展示到他的视线范围之内。现在他5岁,读的比较多的是“不一样的卡梅拉”和“歪歪兔”系列,而且能自己独立进行阅读,一本卡梅拉由他自己进行阅读的话,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而且可以做到中间不停顿,所以我觉得读书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大量阅读,我们也有一项非常意外的收获,就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居然认识了不少字。比如今年暑假孩子爸爸有次拿回了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进行备课,我家孩子拿过去居然读起了里面的部分内容,当时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所以,读书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一些常用字。当然,在幼儿园阶段,我们是不倡导孩子识字的,但是如果通过读书,孩子们能自然而然的认识一些字,何尝不是一种意外之喜呢。
现在,没有任何人会催他读书,但是,他自己每天都会拿起书读一会。尤其今年暑假,他玩游戏的同时会突然拿起旁边的一本书开始津津有味的阅读,而且是不受别人打扰的那种。这一点我觉得应该跟前期我们为他养成的良好阅读兴趣和习惯有关。
二、一些阅读小建议
现在,我就把几点比较实用的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但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有所不同,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一)丰富时间,耐心陪伴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阅读,那前提一定是你耐心陪读至少半年以上。很少有孩子是天生喜欢阅读的,因为阅读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而言,它是无声的,不如有声的电视、手机或平板更有吸引力。所以,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进行阅读,让他们慢慢发现阅读的乐趣。有朋友曾经开玩笑跟我说:你的孩子喜欢阅读肯定是因为爸爸是语文老师,但我认为我的孩子喜欢阅读,主要是因为家里人日积月累陪读的结果。我通过平时跟家长们聊天发现,一部分家长陪孩子阅读主要是晚上睡前的一小段时间,白天很少有陪孩子进行阅读的。但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阅读时间是充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的。比如早上起床后、上午玩玩具后、午休前后以及晚上的游戏中间,有时吃饭的同时,他也会拿着一本书一边吃饭一边读,当然我觉得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后期我给他改正了。入园以后,周末和寒暑假的白天时间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当然除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孩子旁边也一定要有一个能专心陪伴阅读的人。
您可能会问,我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可能在这么多的时间段内进行阅读呢?我觉得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自身的努力了。以前他小的时候,我会在一天不同的时间段,突然拿起他的书大声阅读,哪怕他正在看着电视或玩着具,我也会用很夸张的声音,把他吸引到我身边来,让他对书里的故事产生兴趣。周末时间,我们会带他去新华书店或者图书馆让他感受阅读的氛围。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让书时不时的出现在他的世界里,而且我还会经常拿本成人看的书,一边看一边哈哈大笑。所以,当孩子读书的时候,我也会拿一本自己的书陪伴在孩子身边。
(二)充实图书,引发兴趣
除了耐心的陪伴,要想让孩子真正的爱上阅读、喜欢阅读,家长首先也要爱阅读、泛阅读,积累对孩子年龄段内图书的认知和理解,能够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特点的图书。然后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打造书香环境。我觉得家里只有充满了书,孩子才会拿起书,想尝试去读书。如果孩子的所在视野范围之内都看不到书,那他很难会随时随地想读书。从我的孩子5个月大时,我开始给他挑书、买书,不算单一的绘本,成系列的书,我便给他买了不下260本,可能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本到目前为止他都是能进行独立自主阅读的。有时书籍没有及时整理收纳时,我们家到处都会出现书,卧室床头,沙发上,餐桌上,书房里,乃至卫生间的洗衣机上都会被他放上书。所以,有时听不见孩子声音,如果不是在搞破坏就是在读书。
(三)打造环境,营造氛围
当然上述到处是书有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混乱,而且对书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所以,一般情况下,我还是会引导他将书放在书架上。为此,结合幼儿园的区域规划,我在家也给他设计了一个阅读区。里面放上了书架,阅读书目表格和椅子桌子等。当然,作为一个调皮的小男生,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维持的那么好。阅读区经常被他搞得比较混乱,但是习惯成自然,他对阅读区还是比较认可的,读书和找书,他还是习惯性的去他的阅读区进行。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能对书本有点特殊感情,您也可以尝试在家里给孩子打造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区,最好是让孩子跟您一起动手打造的。我还尝试过跟孩子一起给书进行编号和对应整理,但是后期随着书的增多,没有及时的更新和整理,有一点点遗憾,但比较庆幸的是,他喜欢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现在也就不是很在意之前为了培养他读书,所打造的外在形式了。
(四)夸张情绪,带动兴趣
阅读对于低龄的幼儿,家长们还需要有比较夸张的表情和语气。因为书是无声的,所以只能靠我们成人来丰富它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争取让孩子在我们的表情和夸张中提升对书中故事的好感。而且,在带有猜测或神秘的故事里,我们也可以制造点紧张或神秘气氛,带着孩子一起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演一演,比如有找东西的故事情节时,我们也可以和孩子假装找东西,或者学着图片上的内容,进行现场模仿,这样的模仿动作其实也可以带动孩子继续读书的兴趣。
(五)科学陪伴,智慧交流
我觉得陪孩子读书千万不要有目的性。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的孩子能学会几个字。我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孩子能回答几个问题,或者能完整复述这个故事。如果您一直带着这样目的去让孩子读书,孩子可能会越来越讨厌读书。一本书读完,父母和孩子一起探讨故事中的问题或故事中的情节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使用您的家长权威去给孩子提问题,而且让孩子必须作答。就像我之前带的班曾进行了三年的图书漂流活动,但期间我没有给家长安排任何任务,只是单纯的让孩子们每天把书带回家跟父母一起进行阅读,读或不读对家长和孩子而言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没有任何既定任务,但是家长们一般都会认真陪孩子进行阅读,而且有时孩子没读够,家长们会私下找我,并报给我书号,申请第二天晚上再拿次回家跟孩子进行阅读。
试想一下,如果在孩子们的图书漂流期间,给家长们安排上阅读任务,比如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或记录孩子的读书表现等,我想后期就算孩子们不讨厌读书,家长们可能也会讨厌我们的活动了。因为本来很有趣的读书,一旦有了既定任务必须要完成的时候,对人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本来开心的事也会慢慢变得不开心了。所以,希望各位父母千万不要把读书这么开心的事,因为您的小小功利心,使它变成孩子的负担。我觉得阅读就是阅读,让孩子开心的享受,千万不要带着目的去陪孩子进行阅读。
不过我提到的不提问,无目的不代表不能跟孩子进行讨论书,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就提出了一种“对话式阅读法”,它是指家长合理地运用提问等相关策略,巧妙地通过体态语言引导孩子关注故事并给予及时回应。例如,读绘本《彩虹色的花》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出现的小动物,让孩子们猜测它可能会把花瓣变成什么?每一次摘掉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以及跟孩子一起数数彩虹色的花一共有几片花瓣,以及最后一起总结彩虹色的花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利于孩子们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当然如果孩子拒绝交流,我们也不必强求,正常的给孩子读故事就可以了。
(六)照读原文,切记口语
读书过程口语化,这是很多家长在陪读中出现的大忌。如果经常读教育类的书籍,您肯定会发现很多作者都会提到这个问题。我们的日常中有很多家长就会怕孩子理解不了书中的意思,任意把书中的书面语表达转化成口语表达。比如吃饭说成吃饭饭,乘坐汽车读成坐小车车。其实,这是错误的。孩子可能当时不能理解,但是随着生活常识的增加,他们会慢慢理解或在某一次生活或学习中产生顿悟。所以,您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不理解而把书中的语言进行随意转化。试想一下,当孩子看到了四个字,但您却念出了一串字的时候,很可能会造成他们的认知错乱。所以,读书时,请您一定照着书读原文就可以了,我们要相信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有时短小精悍的文字比我们解释的冗长文字更有魅力。如果孩子实在不理解问您,您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跟孩子一起对文字的内涵进行学习,同时也让孩子知道不懂的地方,可以与父母一起进行探讨。其实,通过给我的孩子读原文,我还发现一个好处,那就是孩子在不经意间还能学会使用某些词语或成语。比如有一次我儿子突然冲我说:妈妈,你太“斤斤计较”了,虽然有点奇怪,但他突然使用了一个成语,感觉还挺不错呢。以上就是我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几点小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选择您觉得比较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