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池菊芳、张菊凤 作品类别:幼教|幼教 作品序号:24917
工作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清河湾幼儿园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城中西路57弄2号401 联系方式:18930663729

关注“我的餐盘”,注重幼儿健康卫生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是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强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培育良好的品格”,因此幼儿饮食和卫生格外值得关注。

每到午餐时间只有少数孩子在埋头认真吃饭,大部分孩子都在不停转动身体、东张西望。没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影响着孩子营养的摄入,也间接影响到孩子多方面的成长。家长们一提到孩子吃饭问题都一个劲摇头,觉得很难伺候孩子的胃口,显得非常无奈。

关键词:健康、卫生、幼儿、饮食

一、背景与研究

由于现在很多孩子随家长出去就餐频率增加,不仅不吃蔬菜,而且口味也随之加重,白芍的菜明显不受待见,“红汤汤”备受欢迎。久而久之,不吃蔬菜再加上只对红烧或者油炸、烧烤的荤菜情有独钟。更夸张的现象是“以零食代替饭菜”,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由于挑食严重,在吃饭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小动作导致饮食的不卫生,部分幼儿长期出现身体过敏;有的孩子抵抗力明显欠佳,每次换季都会感冒请假;个别孩子会长期消化不良,甚至经常出现腹痛或食欲不振。

二、多管齐下为幼儿健康保驾护航

(一)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1.注重细节——爱牙小卫士

每学期的“爱牙宝宝”已深入人心,蛀牙已经逐渐出现年轻化和小年龄化的趋势。现在由于学龄前的幼儿也开始无节制地大量吃甜食(甜食、零食、饼干等),再加之刷牙方式和次数不到位,很多小朋友的磨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蛀牙,甚至有个别幼儿门牙都出现了黑黑被磨平的现象。牙齿有破洞或断了,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咀嚼功能,因而在吃饭时也丝毫没有任何动力。

养成早晚刷牙,家长时刻提示幼儿掌握准确的刷牙方法。另外吃好点心和任何食物之后要记得及时漱口,始终保持口腔卫生,牙齿才健康,吃饭才更主动积极。每学期卫生院入园给孩子牙齿涂氟免费“公益活动”不要有任何顾虑,需要家长和孩子积极配合完成,这样给幼儿的牙齿又增添一层保护作用。最后,关键是尽量让幼儿避免少碰甜食、生冷坚硬的食物,对于牙齿的保护要从娃娃抓起。

2.饮食卫生——餐前洗手

  “病从口入”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尤其在疫情期间,勤洗手更不容忽视。在值日生的督促下,饭前便后洗手的实施率还是相当高的。自然而然在家、在任何地方都会习以为常,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经在幼儿园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不会容易忘记。接下来需加强七步洗手法,在盥洗室布置七步洗手法图片,达到天天巩固练习的目的。

3.餐前准备——餐点“播报员”

  每日午餐前“播报午餐美食”,一方面给每位幼儿轮流自我表达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提供幼儿了解今天午餐的大致菜谱,从中一同探讨研究菜谱的材料有哪些和烹饪做法,激发幼儿对各种菜谱的了解和兴趣,对每日的午餐充满期待。

4.温馨营造——环境创设

儿童立场下的午餐版面布置,版面呈现每周“午餐之星”评选(每天利用电子《班级优化大师》给自己加星加油,作为每周午餐之星评选依据);午餐时间段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既营造温馨氛围,又能提醒幼儿午餐时间段);“光盘行动”宣传版面能激发幼儿认真就餐的愿望;《营养饮食金字塔》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要吃各式各样的食物,避免挑食、偏食和过多零食为主的错误饮食习惯。

(二)时刻加强幼儿园配餐的卫生、健康和多样化

1.建立“三级家委会”,共商建议

每班设置班级、年级和园级三级家委会,其中就有“膳食家委会”,园所15个班的家委会不定期“组团”参观食堂营养员和班级保育员的全程操作。给与婴幼儿食物的制备与保存过程中清洁和卫生流程提出宝贵经验。

2.开展后勤保障人员培训和技能考核

  将后勤人员(食堂营养员、班级保育员)每月集体参与技能和素质的考核,全体教职员工直观参与分类打分考评,不仅是对后勤保障人员在幼儿饮食卫生、健康方面规范操作的了解,也是对她们无形中的激励。

3.丰富形式——自助餐

从统一规定到自主吃,从等着吃到自由吃,六一儿童节孩子们迎来了全园自助餐庆祝活动,一排排琳琅满目的美食,还有一阵阵香味把孩子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前排,孩子们窃窃私语,不由自主发出久违的那句话“好香啊!”,都迫不及待地和同伴讨论自己等下要选择哪些好吃的。

自助餐不再千篇一律,选择余地大,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自助餐还能使得保健老师收获、分析数据,把握接下来幼儿配餐方向;自助餐也教会食堂营养师厨艺技能进步;师幼员工共同成长。接下来孩子们朝着光盘方向努力,老师们乐开花,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三)家园共育,配合一致

1.邀请家长半日观摩

条件允许下,所有家长可直接来园观看半日活动,其中就包括上午的点心和午餐,家长不仅可以纵向跟踪观察自己孩子的饮食情况,还能横向进行一下简单对比,取长补短。饮食还是在于家庭为主,毕竟孩子们在幼儿园只关乎到中午午餐,在家还有每日早餐和晚餐,另外假期也都是在家度过。因此家庭饮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事后可详细地填写电子问卷调查《评估表》,关于园所、班级相关人员卫生规范操作的建议。同时,后续跟踪记录,例如:在家幼儿是否能做到餐前便后七步洗手法,正确使用餐具,安静独立进餐,主动地喝水等等。学习用筷子吃饭,能正确掌握持筷姿势。逐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以上这些习惯既是对家长的提示,也是教师对班级每位孩子的初步掌握。

2.欣赏美味——中华美食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饮食文化的民族,中华美食享誉世界。教师针对性选择一些色香味俱佳的各类美食,每周介绍一两次小视频《中华美食》,引起幼儿对美味食物的追求和看法,成为幼儿健康生活中的一部分,还能结合“我最喜欢的食物”畅所欲言。

结合幼儿园《好吃的食物》、《我是中国人》、《身体的秘密》等主题分类开展《节日美食》大致分为以下图表:一份份无与伦比的美食渗透到各项精彩无比的主题活动中,食物对任何五官而言有着极大吸引力,间接引发食物对我们身体帮助的认识。

中华传统节日元宵南北汤圆端午各式粽子中秋特色月饼春节满汉全席
家乡菜大比拼上海糖醋排骨广东叉烧江西辣子鸡四川麻辣火锅
亲子游园活动爷爷奶奶进园包粽子孩子们尝试制作小汤圆

3.辅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我们和家长沟通午餐的情况大致可以通过电话、语音、微信、接送时间段多种形式;更直接的方式还能每月拍下所有幼儿在园就餐过程,然后以视频、图片形式发送在班级群中,家长由此一目了然地观察到自己孩子在园就餐的行为习惯和就餐情绪是否和家中有所不同。

案例分析《我不想吃饭》

本学期我们中5班来了一位是弟弟小朋友——楠楠,楠楠平常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每到中午吃饭时,楠楠就表现出非常伤心的表情,每次只是吃了两三口就吐了......

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询问孩子每天的早餐,引导家长注意早餐的“干湿搭配”,喝点牛奶之类有水分的帮助消化。而且根据幼儿自身胃口承受的量酌情增减早餐主食的量。接下来楠楠午餐时间都会认真就餐,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说明孩子之前早饭吃得过多,影响到了幼儿午餐胃口。现在楠楠能津津有味地吃完三个碗,和其他小朋友排队去加“班级优化大师”的星星,作为老师为孩子感到欣慰,更值得欣喜的是旁边的一位女孩子也注意了早饭的饮食,还受到楠楠的“榜样力量”,吃饭也专心认真了不少。

4.建立家长学校

开学初,在本班教师给家长利用图片、视频以及图标分析讲述给全体家长后,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园午餐情况有了进一步认识。随后针对幼儿饮食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方面邀请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开展针对家长的膳食指导活动。另一方面,保健老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定期全园进行《健康饮食》的讲座,边播放PPT边详细讲解,见下表:

平衡膳食(营养比例搭配)主食吃最多蔬菜水果吃多些肉奶蛋鱼吃适量
烹饪技巧(不同做法)清蒸和煮为主煎炸求次之其他方法更少
进餐习惯专心吃饭不提倡喂饭
餐具的恰当使用餐盘三个不锈钢小碗中大班尝试筷子
不宜多食西餐快餐零食

让家长认识到什么是健康、科学、合理的进食量和有效干预。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吃得太少容易饿肚子,二是吃太多也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我们也鼓励、建议超重、肥胖幼儿的家长接送幼儿时采用步行的方式,能走楼梯尽量不乘电梯,并让幼儿在家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生活中寻找各种锻炼的机会。

(四)让我们动起来——促进食欲

  有句俗话说得好“生命健康在于运动”,《指南》提出:“每天户外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最近流行的户外游戏和散步都很好地弥补了户外活动时间的不足。

1.户外自主游戏,提升健康

本学期的户外游戏深受孩子喜爱,有次唯一若无其事地站在柏油马路上,看到楠楠开着旅游巴士过来了,于是唯一立马把司机叫住:“停住,我要坐车去动物园......”。

室内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基本不可能拥有这么多野趣的“公交车”、“爬山”、“动物园”的自主情境。户外游戏使得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因为外面活动空间大,不仅能享受新鲜空气,沐浴阳光有助于幼儿身体健康茁壮成长,且在午餐之前游戏也能提升幼儿就餐食欲,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2.饭后散步

值得注意的是,可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如午后散步、放学前散步,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当于逐步延长户外活动时间,提升幼儿消化功能,有助于幼儿生长健康。

3.保证每日足够饮水量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身体的70%都是由水组成的。幼儿每日饮水量保证600-800ML,同时遵循避免“暴饮暴食”的原则,在不同时间段分批提醒所有幼儿及时饮水。足够的水量足以保证孩子们每天正常消化,多一个方式促进肠胃蠕动。

(五)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1.缓解压力,享受美食

在给孩子盛饭的量上不能“一刀切”,在小班的时候就有家长和我们带班老师特别关照 “老师,给我们家逸逸少盛一点饭,他看到满满的一碗米饭就会哭”,别看孩子小小年龄,他们内心颇有想法,其实和我们大人一样,怕吃不完心里有压力,或看着都饱了呢。    

  《指南》中强调,“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使幼儿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保育员针对被吩咐过的个别幼儿,先给孩子盛半碗饭,不能给孩子太多压力,让吞吞、楠楠几位幼儿慢慢适应,随时观察幼儿的午餐情况,进行个案跟踪,之后逐渐调整孩子的饭量和习惯。

 2.对特殊儿童饮食的干预

超重、肥胖儿和体弱儿对比通常有几个特点(如下表格),因此,设计具有一定游戏性的运动,如走楼梯、赶小猪等既达到长期锻炼的目的,又能让幼儿乐于参加。还有多让特殊儿帮忙做事,这是干预取得饮食调整成效的保证。

超重、肥胖儿食欲好挑食和偏食严重进餐速度快运动量小
体弱儿食欲差挑食和偏食严重进餐速度慢运动量小

另外值得注意的事,将个别临时特殊需调整的“忌禁食谱”及时张贴在多个醒目的地方,三位老师一体时刻保持每位幼儿的饮食安全,避免饮食引起幼儿过敏或不适。

3.利用绘本,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绘本是学前幼儿接触比较常见的形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静态画面摇身一变成《数字故事》。以新颖和有趣的画面深深吸引幼儿,以绘本演绎直观、全面、形象又生动地向孩子们展示了食物的消化过程,也会让孩子明白哪些食物是健康的。

这些耳熟能详的绘本《爱吃青菜的鳄鱼》、《爱吃水果的牛》、《不可思议的外卖》、《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等等。不仅适合孩子反复欣赏集体“阅读”;而且还囊括健康饮食、不挑食的行为,涉及饮食中的卫生和健康习惯。比如面对冰激凌,孩子的内心独白通常是:哎,算了,那让肚子里的小精灵受点冻吧。久而久之,幼儿会尽量少吃不健康的生冷、甜腻食物。

三、幼儿的健康,我们追求的目标

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健康成长”始终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孩子的情绪、习惯、运动以及家园共育等多个维度提升幼儿的饮食健康,幼儿一日三餐吃得香了,体格才能正常生长,情绪才能稳定,从而更能快乐、开心地参与到一日生活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吕艳婷.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科学咨询.2020  

【2】李志英.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学前教育研究.2020

【3】田艳华,付林 . 婴幼儿湿疹护理中家属健康教育的作用探讨.医学美学美容.2020

【4】陈志明,吴素琴,何晓琴.婴幼儿家长营养知识及幼儿饮食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9

【5】石飞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

作者:池菊芳、张菊凤

   工作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清河湾幼儿园

邮寄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城中西路57弄2号401

联系手机:18930663729

邮箱:joylee63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