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今天怎样“管”学生
正文
听取全国十佳班主任专家于伟利和郑立平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深切感受到:要当好一名班主任,要做到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勇于担当。
一.因材施教,引导特长生用强项来带动弱项
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个人素质、家庭条件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个性也不相同。如果班主任能抓住学生的某一特长,因势利导,激发起他们对其他方面的兴趣,可以促其全面发展。
案例回放
校运动会上,我班李振鹏同学一人打破两项记录,全班同学为之欢呼,亲切地把他称为“李飞人”。我作为班主任,也是非常高兴,在班会上把他大大表扬了一番。
但是运动会后,我逐渐地发现:李振鹏的成绩与日俱下,特别是他原先就已经很吃力的英语。分析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体育活动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平时他除了训练,就是在操场上打篮球,甚至对同学说:“我将来就考体校了,文化课及格就够了,学英语没用。”如果这样下去……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怎样唤醒他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呢,我找到了他。
首先,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保罗正在海边散步,忽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你好:请捡一些石头和贝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一些。可是等到他回到家里一看,却发现捡的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非常高兴而又有些后悔:高兴的是他毕竟捡到了一些;后悔的是他没捡更多。
然后,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实际上,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假如我们能利用在校时的优势条件多捡一些点贝壳和石头,我们何愁未来不能立足于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呢?毕竟艺多不压身啊!你看:你在体育上有特长,这是好事,可有些体育项目是吃青春饭的;等到你跑不动的那一天,该怎么办呢?报纸上曾报道,某体操冠军退役后因无一技之长,生活窘迫,靠朋友接济艰难度日,难道你想重蹈他们的覆辙吗?再看看李宁、姚明这些运动员,哪个不是能文能武,不光在运动场上出色,在其他领域里照样出类拔萃,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真正让人佩服啊!”
我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李振鹏。他诚恳地对对我说:“老师,我明白你的用意了,我不想当个体育棒子。老师,以后你就看我的行动吧!”
他果然是说道做到。从此以后,除了正常的训练,他坚持努力学习其他学科,成绩日渐起色。一次英语测试,他得了93分,我在他的卷子上写到:“有时,鱼和熊掌也可以兼得,把你在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到学习上,你同样很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那么,我们怎样培养特长生呢?
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应该看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对于那种有专长的学生们,班主任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在自己的特长领域中,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励进取心,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继而使其引起知识迁移,对其他学科产生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作为班主任也要认识到:理想教育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他们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基础打得好不好,关系到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牢不牢。班主任看准教育时机,引导学生把朦胧的想法升华为远大理想,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例扣子,把眼前的现实扩展为广阔的前程,帮助他们找到奋斗的目标,增添他们前进的动力,这无疑使学生终生受益。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把发展特长与素质教育全面和谐地发展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加强班主任的自我修养,要解决好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二.班主任要做到巧设台阶
我在布置完课堂书面作业后,发现李明趴在桌子上迟迟未动笔。坐在旁边的女生忍不住说:“郭老师,李明趴在桌子上睡觉,他什么也没有做。”这时,我委婉地说:“做作业之前是要进行认真思考的,也许他正在想问题呢!相信他考虑成熟以后是会提笔做作业的。”李明慢慢抬起头来,向我报以感激的目光,迅速拿起笔开始做作业了。
当班主任发现了学生的错误时,学生一般会感到非常尴尬,觉得无地自容。这时,班主任千万不要穷追猛打,讽刺挖苦,而是给学生搭一架下台的梯子。这样学生才会感激班主任,被班主任的宽宏大量所折服,班主任也会因而成为学生爱戴和尊敬的人。
三.班主任可用“三明治”式批评
在批评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三明治”效应。如果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认识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
这种效应就像我们吃的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赏识、积极地肯定关爱对方的积极面和优点;中间一层夹的是不同观点或建议批评;第三层是信任、鼓励、希望、支持和帮助。这种批评,不但不会挫伤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时,尤其是批评学生时,要设身处地考虑到他们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感情,要做到尊重学生,要用心,还要巧妙地运用方法。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五年级三班中,李刚是一名比较聪明的学生,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学习上没有耐心,三分钟的热度,遇到困难总是想逃避打退堂鼓,想法不干了。有一天,他向我请假说肚子疼,并且说过一会儿爸爸过来接他上医院。看着他一脸的痛苦的样子,不像装的,我没多想就同意了。下午刚好有事经过一家网吧门口,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难道是他?可是他生病怎么会来这里呢?”“撒谎”、上网、打游戏,我打了个冷战!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些词,它们刺激着我的神经,我觉得自己要崩溃了。但是理智告诉我要冷静,沉住气,要找出解决的办法。然后,我装作找老板有事的样子走进来网吧,并假装“无意”中看见了他。他很惊讶,又显得很害怕(因为学校有规定,出入网吧要打电话叫家长的),然后站起来就走。看他往学校方向走去,我长出了一口气。
回学校之后,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可是他一脸的坚硬,煮熟的鸭子——嘴硬!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就是不承认错误。我说:“李刚,纪律性并不差嘛!有事先请假,你并没有旷课呀!”原先他昂着的头低了下来,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接着说,“你还是挺在乎学习的嘛!看到老师之后马上回到学校来了。”看到我没有严厉批评,他小声对我说:“老师,求求你告诉我父母,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怕他们着急生气。”“你现在怕他们着急生气了,但是如果你学无所成,最终他们不还是要伤心吗?”他头低得更低了,说:“郭老师,我错了……”我看他已经很后悔的样子,便接着把上网打游戏的危害告诉他,并告诉他如何会调节压力,自我控制,戒掉网瘾。“你很孝顺,也很聪明,记东西也挺快,只要你去努力,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的。”然后就他在学习方法上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在那以后,李刚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学习成绩也是突飞猛进,逐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对李刚的教育过程中,我采取了“三明治“式批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那么,为什么三明治式的批评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三明治”式批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是个体对自己身体、能力、表面、社会地位与角色等感到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表现自己,渴望被人们认可。单纯的批评可能会刺激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会让他们“破罐子破摔”,在以后的学习和班级工作中处处与集体作对。这样既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不利于他们的自身成长。所以,班主任要多使用“三明治”式批评,把肯定和鼓励给予犯错误的学生,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奋起。
在大家都很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佛祖曾说过这三句话:"你这泼猴,一路以来不辞艰辛保护师父西天取经。这次何故弃师独回花果山,不信不义?去吧,我相信你定能发扬光大,保护师父取得真经。"这3句话褒中有贬,让人听了很受用。既肯定了孙悟空前面保护唐僧的所作所为,劳苦功高,又批评了他这次耍小性子,不信不义,半路负气而走;最后提出明确目标和殷切的期望,妙语连珠、恰到好处地激励了孙悟空的斗志。
(二)“三明治”式批评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规律: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著名作家戴尔·卡耐基也曾说过:“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某些长处的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好受得多。因为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赏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此心理状态下再听到别人批评或规劝就比较容易接受。“批评之前的肯定、表扬、关怀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相互之间的压力减小或消失,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再进行批评就一点就通,一点就明,一言既悟。但是如果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就给予严厉的批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然地反射状的防御反应来保护自己。一旦产生了这种防御心态,学生就很难听进任何的批评,即使批评是多么正确也是徒劳无功的。
(三) “三明治”式批评可以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重新点燃学生对学习的希望和热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现象,老师批评的目的在于改正其行为,纠正其错误,促进其进步,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更不能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三明治“式批评的最后一层,批评之后的鼓励支持信任帮助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使受批评者振作精神,重新再来,避免陷入一错再错的泥潭之中。
四.班主任也要与时俱进,找准自己的时代定位
人们都知道,现在学生越来越不服教师管了。于是有人哀叹人心不古,师道不尊,世风日下。实际上,这恰恰说明,教师仅仅靠高压和强权对待学生的做法行不通了,时代在变化,班主任也要与时俱进,我们需要给“师道尊严”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
是的,至今还有很多教师,仅仅凭着自己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他们要求学生尊重他们,只因为他们是教师。他们或许从来没有想过,现如今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去赢得顾客,为什么教师就不需要用自己的专业服务去赢取学生呢?
我认为,教师既不是“文革”时期被任意凌辱的“臭老九”,也不是古时“传道授业解惑”之圣贤。教师首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一个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学生-----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更准确地说是“儿童”------的职业,一个有相当专业性技术含量高的职业。
和其他职业一样,广大教师必须凭借自己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去赢得社会的尊重。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是孩子就可以拥有特权。其实,教师只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是儿童而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接受高标准严要求。
我们不能要求教师都为学生忘我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只能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理,我们不能真正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无微不至,只能要求教师公正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帮助;我们不能跟学生做“朋友”,但是却可以要求你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以积极地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
五.班主任纪律管理的基本原则
纪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对教师的权威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师接手一个班的开始一段时间,学生为了给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通常会表现地比较规矩,这是师生之间的“蜜月期”。但是好景不会太长,很快就会进入学生的“试探期”,学生想探明教师的底线,即教师对他们的容忍态度。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给全班学生定下基本的纪律规则。
(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要保证规则的前后一致性和稳定性。
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并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要性。
(三) 切勿朝令夕改,而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四)让家长成为你的同盟,要经常跟家长电话沟通,记得用“关心”这个字眼。当家你向家长传递你的关心时,要尽力做到客观、具体,最好就事论事,避免上纲上线。
结 论
最后,借用两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伟大的思想家泰戈尔曾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一味的批评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深切的关怀和爱护,使教育成为载歌载舞的水。”
如果“把学生看作天使, 教师便生活在天堂里;
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中。”
以上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点粗浅见解,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参 考 文 献
[1]何玉霞.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考试周刊,2017 (36)
[2]罗中伟.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J].东方教育2017(3).
[3]李振海.浅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