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六步教学法作者:张启祥 山东省聊城第四中学 通讯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红星路1号 邮编:252000山东省聊城第四中学 张启祥老师收。 电话:15563521050邮箱:大海<dahai816@qq.com>
初中生物六步教学法
山东省聊城第四中学 张启祥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经过实践的探讨和理论的总结,我们发现“生物六步教学法”具有实用性和易操作的特点。通过平行班级的对比实验,实验班级的各项考评指数都明显地优于对比班级,从而证实了“生物六步教学法”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下面就“生物六步教学法”简介如下:
一、幽默导课,谐趣顿生
巧妙地幽默导入新课,可以先声夺人,紧紧捉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很快形成课堂中心磁场,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例如在导入八年级生物“遗传和变异”一章时,我的开场白是:“曾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刘德华长得那么帅,而我却长得这么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听了我这略显夸张的自嘲,学生朗朗地笑开了,上课的兴趣也来了。
二、明确目标,设置问题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学习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大部分学生能够达标。结合教材本节课重难点内容,实施小坡度、密台阶、大容量、有挖掘深度的问题设置,有利于课堂上突破重点、分解难点。
三、自主学习,交流质疑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结合教学案上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同时完成教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对于自主不能解决而产生的质疑,作出标记,提交小组讨论解决。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小组探究,合作解疑
小组探究的问题源于本小组学生自主学习中产生的质疑问题,小组成员要积极讨论、分析,使问题在本小组内消化、吸收。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直接提交到班内组间进行交流解疑。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习,敢于“发声”,敢于张扬个性。针对学生自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困惑,应安排多种“生生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实现互动解惑,展示交流。实现平时所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五、教师点拨,释疑梳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学生之间有矛盾冲突和激烈辩论时,应给以精彩的点播。例如:在探究“种子的萌发的条件”时,学生探究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这时有一同学发表出不同的见解,他说胚不一定是完整的也可以萌发。 我看见我妈生黄豆芽时,有的黄豆被虫子蛀了的被我妈都挑出来了,我问为什么,妈妈说被虫蛀的都不能出芽,不好吃,我说虫子吃的豆子说明污染小,没有农药。就把妈妈不要的豆子用水浸泡,结果怎么样?有的黄豆出芽了,有的黄豆没有出芽,这说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不一定是完整的。同学们有了争议,这时教师给予及时点播。我想,种子的胚只有在破坏到一定程度才不能萌发,同样的种子被虫子蛀了,有的萌发了,有的不萌发,说明胚受伤的部位和程度肯定是不同的。教师的精彩点播,平息了学生的争议,消除了学生的困惑,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六、总结效果,归纳反思。归纳总结是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和效果,作出的科学而合理的评价,将大大促进他们的再次或者下阶段开展探究活动。评价时,不但要注重过程评价,而且也不要忽视结果评价。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把足够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在对探究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时,要把握时间,讲究简洁,注重人性化,但也不要“蜻蜓点水”,内容应包括本节课所探索的生物学知识的梳理、各个知识点的小结和整个课题的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总结和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